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30日

我州建好“四好农村路” 引领乡村旅游发展

本报讯 (记者 陈雪村) 近年来,我州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以美丽农村路为纽带,结合和美城乡建设行动,推进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将原生态美景、民族文化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旅游产业”纵深发展。

以“四好农村路”助推文化融合。依托独有资源禀赋,在农村公路沿线适当镶嵌特色鲜明的综合服务区、停车休息区、驿站、主题公园等,以路造景、路景相映,将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与公路文化深度融合,累计打造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2000余公里。2023年,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入选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和省级“十大最美农村路”。

以“四好农村路”助推农旅发展。统筹调配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资源倾斜支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把农村地区和城市市场紧紧连在一起,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通,将一条条农村路串联成“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致富路。麻江县以蓝莓为核心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州县合力完善蓝莓产业路网,推动示范创建,麻江成为我州第一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以“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围绕“发展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目标,持续推进全州“四好农村路”建设,建成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50.129公里,县乡道改造576.5公里,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2946公里,通村硬化路15607公里,通组硬化路8975公里,窄路基路面改造2052公里,危桥改造823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479公里。

以“四好农村路”助推旅游增收。持续关注全州旅游热点,借助“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形成一批“农村公路+旅游、生态、文化”等融合发展样板,尤其是“村BA”“村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基础,“美丽经济”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开花结果。2023年,全年共接待游客7879.5万人次,‌同比增长25.8%;旅游综合收入875.8亿元,‌同比增长37%。

--> 2024-09-30 1 1 黔东南日报 c270049.html 1 我州建好“四好农村路” 引领乡村旅游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