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周燕 陈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10月3日,岑巩县第四届“喜迎国庆·鼓庆丰收”思州战鼓文化活动周金钱棍大赛,伴着嘹亮的歌声在岑巩县水尾镇龙鳌河·马家寨景区火热开赛。
比赛在高关屯社区夕阳红队带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节目中拉开帷幕。节奏明快的韵律、整齐有力的动作,伴着金钱棍铿锵有力的敲击声,让现场观众心潮澎湃,欢呼雀跃。
随后,来自全县的12支代表队分别带来的《马家寨庆丰收》 《金钱棍打得响》 《土家乐》《我祝祖国三杯酒》《舞动中国》等节目依次登场,各表演节目集音乐、动作、唱词为一体,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同步,情感表达与唱词内容一致,队形变化丰富新颖,表演风格各有不同,或优美舒展、或热烈欢快、或奔放洒脱,展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厚重的文化底蕴、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幸福的美好生活。
“春风吹拂幼苗长,夏雨滋润穗花香,秋田照耀金黄穗,冬雪覆盖谷满仓……” 高关屯社区阳光队自编自导的节目《马家寨庆丰收》,将对政策“春风”的感激、对喜获丰收的幸福、对历史文化的弘扬融入一句句通俗易懂的唱词中,唱词音律与金钱棍表演融为一体,丰收美、景区美、生活美、非遗美在精彩的演绎中,让爱家爱国同频、家国情怀共融、非遗文化润心。
“ 国庆是普天同庆的好日子,马家寨是我们县的历史文化景区,现在又是颗粒尽归仓的时节,将这三者结合提炼为七言唱词融入表演,既丰富节目内容,体现本土特色,也营造爱党、爱国、爱家、爱本土文化的良好氛围。”高关屯社区阳光队队员杨昌菊说 。
“第一次在现场看到这么盛大精彩的金钱棍表演大赛,表演振奋人心,地方特色文化很有魅力。”来自贵阳的摄影爱好者谭忠发,不停地用手中的相机和手机捕捉舞台上的精彩瞬间,“我要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通过各媒体平台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看非遗之美,吸引更多人主动参与到传承和弘扬非遗中来。”
当天,通过激烈角逐,岑巩县中老年艺术团的《土家乐》获得一等奖,高关屯社区阳光队的《马家寨庆丰收》、喜洋洋队的《我祝祖国三杯酒》获得二等奖, 氵舞 水社区快乐队的《舞动中国》、大坪姐妹舞蹈队的《金钱棍打得响》、姐妹钱棍舞蹈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获得三等奖。
据了解,金钱棍表演是岑巩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以来的民间习俗。“思州金钱棍”因岑巩古称思州而得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金钱棍时,表演者跟随音乐节拍、唱词调子,边打边跳边唱,步调一致,曲舞相融 ,金钱棍准确敲打在手、脚、腰、臂等不同部位,不仅锻炼身体,振动钱棍上的铜钱发出有节奏的、清脆鲜明的响声,也能抒发幸福喜悦的心情、传递直抵人心的力量,提高表演的观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近年来,岑巩县以推进乡村振兴为主抓手、以非遗为主旋律、以广大群众为主角色,通过在群众身边建赛道、设舞台、搭平台等,大力弘扬乡土文化、培养非遗传承新生力量,让非遗“活”起来、文化“火”起来,推动非遗、文旅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为全县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的精神文化力量。
目前,该县成立了思州金钱棍协会,建立了思州金钱棍传承培训中心,金钱棍表演引入学校“大课间” 。全县共培养了26支金钱棍表演队伍,有青少年金钱棍队伍2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