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09日

丹寨县:

“三治融合”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本报讯 (记者 王晓梅 通讯员 王正梅) 近年来,丹寨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和文明建设,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方位、全过程,实现基层治理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坚持德治为先,增强社会治理内生动力。该县将物业党建联建工作与社区党建、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和志愿服务等重要工作有机融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整合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资源,开展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等宣传活动,推行“红白三条”治理模式,成立122个村级红白事理事会,建设“合约食堂”作为村(社区)办酒场所主体,并纳入村规民约,全面遏制村民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陋习,树立时代文明新风。深入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评选、节日娱乐宣传等活动,引导居民树立典型。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县减少各类酒席40%,户均节省开支3000元。今年以来,开展评选表彰活动2次,举办银饰、刺绣、蜡染、芦笙等非遗工匠技能大赛2次,在搬迁社区创新举办“金泉好声音”系列活动。

坚持法治为要,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该县按照“一村一法律顾问”方式,以夯实法律服务基础为重点,组织县乡司法部门的政法干部围绕乡村振兴需要,提供法律服务,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法律服务。同时,探索通过返聘退休法官成立“小唐调解室”集中受理诉前委派的各类纠纷案件,引导基层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门庭院坝,采取拉家常、评理、说事、调解等方式,及时有效化解邻里、土地、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引导群众依法议事、依法办事。目前,共计组织县乡司法部门干部组建乡村振兴法律服务团121人,深入农村(社区)基层一线开展法律服务,全面提高法律法规“执行力”。自2023年5月“小唐调解室”成立以来,共调解各类纠纷1581件,调解成功1218件,成功率达77.04%。

坚持自治为本,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该县深入推进“党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组织开展村民代表大会、“院坝协商”等活动,把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交给村民集体商量,带动群众全面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深化运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以用好用活“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为抓手,做到居民按需求“点单”、社区按地域“派单”、驻区单位按资源“接单”,全覆盖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实现了组织联建、和谐联创、服务联动、资源共享。

今年以来,组织村民代表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矛盾纠纷调解、产业发展等民主议事700余件。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63个,收集噪声污染、路灯照明等事项35起,督促有关部门已全部整改完毕。

--> 2024-10-09 丹寨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70775.html 1 “三治融合”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