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10日

警惕“代下单”背后消费陷阱

○ 杨玉龙

近期,代下单消费模式在网络上快速兴起。所谓“代下单”,是指顾客挑好商品,线上联系中间商下单购买,购买成功后顾客再领取使用。这些中间商日常搜罗消费者未加留意的优惠渠道,或利用掌握的商品服务的内部价和优惠,以低于官方价、高于优惠价的价格售出,赚取差价。(据 10月9日《工人日报》)

表面看,通过“代下单”服务,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商品,“代下单”者从中赚到差价,服务提供方得到顾客,三方皆受益。

针对上述,消费者当增强防范意识。从目前“代下单”服务的交易环节来看,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如,代下单模式下,并非消费者本人和商家建立合同关系,而是代下单方和商家建立合同关系。一旦出现法律纠纷,消费者维权很可能受阻。所以,消费者应谨慎使用代下单服务,不要过分贪图便宜,以免遭受损失,同时也要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权益受侵害。

同时,网络平台应当负起责任。此外,对“代下单”背后违法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具体来看,对于代理商而言,则存在民事违约甚至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风险。例如,代下单服务涉及的优惠、低价的权益本应仅限于商家特定的顾客,而代理商利用这些优惠进行牟利,构成民事违约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甚至构成非法经营罪。于此,对其中涉及违法行为的,相关部门应依法从严惩治。

总之,“代下单”低价吸引着消费者,但也存在一些消费风险。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商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一定适合每名消费者,特别是有的还附加了“不退”“不换”等特别说明,更需要警惕。消费者消费还须选择正规渠道,也不要单纯迷恋低价诱惑,注意防范背后的消费陷阱。终归而言,馅饼背后往往是陷阱。

--> 2024-10-10 1 1 黔东南日报 c270948.html 1 警惕“代下单”背后消费陷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