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12日

同心同向,让老年人老有所安

○ 潘玉毅

10月11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每年重阳前后,全国各地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节日,而敬老爱老是其中的核心要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得到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而在这些老年人中,空巢、失独、孤寡、残疾老人为数不少,患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说,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不容忽视。

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朴素愿望,也是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攻克的课题。不论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只要有利于破解“养老之困”的,都值得尝试和推广。想要实现这一点,政府、社区、家庭、志愿者各方需要共同努力。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有责任通过走访摸底,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官方、权威的科普宣传,消除老年人的戒备心理,并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搭建平台,组织专家对其进行情绪疏导。

其次,要加强村、社区工作人员相关技能的培训。村、社区是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基层组织,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与老百姓打交道,如果他们拥有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能对区域内的独居老人时时关心,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

最后,应该鼓励和提倡心理专家组建专门的“心理援建”志愿队伍,定期组织志愿者利用专业特长上门为老年人进行心理问题的诊治和疏导。子女要好好尽孝,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善待老人,其实也就是在善待明天的自己。我们要像25年如一日投身志愿服务,结对帮助空巢、孤寡老人100余位的“时代楷模”钱海军一样,心系老年人、走近老年人、服务老年人。具体来说,社会层面应该重视老龄工作,全力营造社会养老的浓厚氛围,弘扬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风尚,积极推动养老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个人层面应该对老年人多一点关注,多一点关心。当这种善念和善的行为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成了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它所带来的光明不止可以温暖当下,也能温暖将来。

--> 2024-10-12 1 1 黔东南日报 c271184.html 1 同心同向,让老年人老有所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