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韦启悬
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来,剑河县扎实开展50户以上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水改”“电改”工作,有序推进这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惠及百姓,增进民生福祉。
“‘电改’后,不仅安全隐患消除了,用电量也变少了,家里的大功率电器可以放心使用了。” 在剑河县观么镇巫包村,“电改”带来的好处让村民们高兴不已。
据了解,巫包村是剑河县今年率先进行“电改”的165个村寨之一,多以木质房屋为主,防火能力较弱。“电改”项目进村后,施工人员对该村老旧、裸露和安装不规范的电气线路、配电设施和用电设备进行拆换、穿管、接地等改造,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提升了村容村貌。
与此同时,“水改”工作也在剑河县有序推进。“现在有了蓄水池,饮用水和消防用水都有了保证,好日子又多了一道保障。”剑河县太拥镇柳金村党支部副书记黄自勤高兴地说。该村仅用两个多月便率先完成全村200多户的“水改”任务,新建了207立方米的蓄水池,1610米消防管网全部铺设完成。
巫包村和柳金村是剑河县“水改”“电改”工作的生动缩影。该县提前做好项目谋划、严格落实重要安排、有序实施项目,推动“水改”“电改”工作落地见效。
提前准备,做好项目谋划。从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供电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自然资源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等部门抽调6名业务精湛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班,集中办公,以确保项目的高效执行;联合相关部门对2024年计划实施的13个“水改”村寨进行详尽的现场勘察与设计,形成包括“一图、一表、一说明”在内的完整资料,明确引水水源地、高位水箱建设点、消防管网布置等前期工作。按照“水改”“电改”项目的建设内容及要求,及时开展项目立项、预算、设计、招投标、物资采购等工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精心组织,落实重要安排。根据全州“水改”“电改”工作安排,剑河县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修订可行性实施方案,确保方案既有操作性又可落到实处;多方统筹配套资金,明确用2024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作为县级匹配资金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做到“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各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建设资金,推进施工进度和资源调配。
严格把关,有序实施项目。“水改”项目县级通过利用2024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作为县级匹配资金提前实施了岑松镇南高老寨、观么镇苗岭村、磻溪镇前锋村和团结村、太拥镇柳金村和白道村6个村寨,这6个“水改”项目已完成,其余7个村寨已全部动工建设,已完成水箱、水带等主材采购,管网沟槽挖掘与铺设正在有序推进。“电改”主材已按照比例分发到各乡镇,各乡镇已完成样板户示范,县专班组织技术人员现场业务指导,推进“电改”进度。
2024年,剑河县“电改”项目涉及165个村寨、10747户47395人,同时对13个村寨进行“水改”,涉及3365户14755人。该县持续完善细化方案措施,强化统筹调度,加强前期摸排和施工,严格把控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和用材用料标准,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水改”“电改”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整体消防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