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15日

黔东经济开发区: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讯 (记者 潘信屹 通讯员 张洪显)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再造开发区体制机制优势、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安排部署,今年以来,黔东经济开发区多管齐下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在开发区创新管理体制、深化职能转变、完善运行机制、绩效薪酬管理等方面着力,稳步有序推动黔东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优化调整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在创新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开发区针对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畅、政策融合不高、职能定位不准、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反复调研、充分论证、征求意见,分别从深化开发区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薪酬待遇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事权管理制度改革、“管委会+公司”管理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服务制度改革6个方面来进一步打破开发区运行行政壁垒,着力构建精简高效、优化协同、层级清晰、互促共进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实现开发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明确发展定位,在深化职能转变上下功夫。为进一步深化开发区改革,适应开发区发展新形势,管委会结合实际,按照精简高效原则按程序对有关内设机构设置和职能职责进行重新优化调整,理顺部门间工作关系,减少部门运行成本,重点解决部分部门间存在的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等问题。最大化整合部门关联职能,避免出现“部门壁垒”。切实强化企业服务,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强化放权赋能,在健全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开发区针对发展实际,剥离管委会相关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按属地原则交由属地乡镇承担,助力管委会“轻装上阵”。按照“园区事,园区办”原则,大力推进开发区审批服务便利化、规范化,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积极对接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开发区设置“综合窗口”,持续推动与企业关系密切、办件量大的服务事项向综合窗口汇聚,极大提升企业服务效率,助推开发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激励干部担当,在绩效薪酬管理上下功夫。在新的发展阶段,原有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改革创新的发展要求。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结合改革实际,开发区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绩效薪酬发放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的绩效薪酬管理机制。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良导向。把工作指标数量化、把感性的东西数量化,拿数字来衡量工作成效,用数字来评定工作业绩,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 2024-10-15 黔东经济开发区: 1 1 黔东南日报 c271625.html 1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