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蕾 刘汉钦
作为雷山银球茶第三代传承人,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毛鹃不仅继承了祖辈的精湛技艺,更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用匠心与智慧推动银球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当地茶农增收致富。
国庆期间,雷山县2024年“迎国庆”万人品茗活动在西江千户苗寨举行,活动中,毛鹃带着自家公司的优质特色产品亮相现场,进行茶产品展示和展销。
“我手中拿着的银球茶,每颗茶球 2.5 克,来自于我们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腹地,那里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和往常一样,毛鹃身穿苗族服饰,热情地向游客和网友们介绍银球茶及其背后的故事。从爷爷毛克翕的艰辛开创,到父亲的接力传承,再到自己作为第三代传人的责任与使命,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她对银球茶的特殊感情。
“在2014年的时候,我爷爷病重了,我去看望他,当时他枕头下面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他拉着我的手,告诉我说,你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地去做好茶产业,当成你一辈子的事业去做,真正地通过这个产业带动我们当地的老百姓把日子过好,过得红红火火的。”毛鹃动容地回忆到。
为了将这份珍贵的技艺传承下去,她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茶叶事业中。从最初的零基础学习,到后来的熟练掌握,再到如今的非遗传承人,毛鹃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她不仅继承了爷爷和父亲的制茶技艺,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得雷山银球茶的品质和口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毛鹃深知,要想让雷山银球茶走得更远,还要不断创新销售模式。于是,她大胆尝试将“互联网+”思维引入茶叶销售领域,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茶园风光、采摘过程、冲泡工艺等拍摄成视频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雷山银球茶。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国内外茶展,现场展示分享银球茶,带给用户最直观的饮用体验。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雷山银球茶的知名度,更带动了销量的快速增长。
“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公司去了国内外很多城市,线下的展销推介大概都有十多二十场了,线上的话几乎每天都在持续。我们希望通过茶叶能够带动我们这方老百姓去增收致富,让我们的绿水青山能够真正地转化为金山银山。”毛鹃坚定地说。
在毛鹃的带领下,仅几年时间,公司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户发展茶叶种植,辐射带动3万余人,助农增收1200万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贵州人”的精神风貌,未来,她将继续带领公司不断突破创新,打造有温度、有情怀、有个性的雷山银球茶品牌,让这一片片小绿叶真正变成“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