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16日

天柱县:

“理论宣传二人讲”接地气入人心

本报讯 (记者 王娅琳 通讯员 陶述泽 杨鸿斌) 10月10日,一场主题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宣传二人讲”在天柱县联山街道惠民社区举行。

活动现场,该县县委党校讲师杜作金、联山街道惠民社区党委书记金丹两位宣讲员采取“理论+实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等主题开展宣讲,用“乡音”传递“党音”。

“把理论宣讲和科学传播相结合,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创新。让理论走出‘书本’,走向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走向广大百姓,激励和引导一线职工群众利用党的创新理论助推高质量发展。”杜作金表示。

在场群众纷纷表示,两位宣讲员以“小话题”阐释“大理论”,以“小故事”演绎“大道理”,这种宣讲方式新颖,感染力强,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大家都听得懂,也听得进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我现在听得明明白白,今天的宣讲既有理论,又有案例,让‘新质生产力’可感可知,让我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也坚定了我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心!”联山街道惠民社区居民杨海燕说。

近年来,天柱县从基层一线、各行各业模范代表、优秀工作者代表中,挑选基层情况熟、实践经验足、联系群众紧、具有一定宣讲能力的“土专家”“田秀才”“寨老”及先进典型纳入宣讲队伍,如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袁昌选、“全国优秀农民工”曾翠婷,全国道德模范刘发燕、张秀昊等先进典型,通过1名专家学者讲理论+1名先进典型讲实践的“1+1” 二人互动式宣讲,把讲理论与讲实践相结合,全面、系统、深入宣讲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天柱县在宣讲方式上下功夫,依托“柱力讲堂”理论宣讲品牌,持续用好县、乡、村三级“理论宣传二人讲”重点示范宣讲队伍,发挥“种子”作用,深入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根据不同受众的认知特点和接收习惯,推出“双语宣讲”“理论宣传二人讲+网络”等有针对性的理论产品,面向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通俗化宣讲,实现精准转播、有效覆盖。截至目前,天柱县已开展宣讲活动150余场次,覆盖1.1万余人次。

--> 2024-10-16 天柱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71674.html 1 “理论宣传二人讲”接地气入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