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17日

邦洞街道:

沃野良田种百合 奏响增收致富曲

本报讯 (通讯员 杨燕舞) 秋意渐浓,农事正忙。眼下,正是百合种植的大好时节。连日来,邦洞街道三团大坝的百合种植田里欢声笑语,一篮又一篮的百合“希望苗”被种在田野里,乡村间俨然奏响了一曲增收“致富”进行曲。

走进大坝种植基地,随处可见俯身劳作农户的身影,有的正操作着翻犁机对土地进行翻犁,有的挥动着锄头挖坑,有的往坑里播种分拣好的百合种子,有的把车上一袋袋百合种苗背到地头……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现场一片热闹忙碌的景象。

“最近这段时间正是我们种百合的最好时期。这个月我们每天要请60多个工人,现在已经栽种了300多亩了。百合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劳动力需求量大,我们基地可以长期吸纳200余人就近就业。”基地负责人杨爱萍介绍。

“我们在这里一天工作8个小时,一天100块钱。当天工钱当天发,只要一有时间我都会来这做工补贴家用。”三团村村民杨义灯说。

村民杨礼端也是基地工人,听说村“两委”引进了百合种植来发展产业,他不仅把家里的1亩多土地流转出去收取租金,还到基地务工,实现双份收入,为家庭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三团村党委书记龙仙金介绍,三团村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百合种植。因青壮年外出务工,水稻收割后,为了使“冬闲田”变“增收田”,也为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村“两委”经过考察,引进外资开展“稻+百合轮作”。目前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共收储流转130余亩土地用于百合种植,按照600元/亩的价格进行流转,实现“一地多用、一年多收”,将有效提高百姓和村集体的经济收益。

与此同时,邦洞街道赖洞村、织云村和高野村的百合种植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耕种作业。据了解,邦洞街道2024年计划种植百合500亩,目前已完成360余亩,带动就业累计600余人。

今年以来,邦洞街道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用好秋冬季闲置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百合、秋冬食用菌等特色高效作物种植,采取“党支部+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种植大户(优质公司)+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2200余亩,开展技术培训12次,实施订单农业,让群众流转土地拿租金、基地务工赚薪金、发展产业得现金,走出一条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新路子。

--> 2024-10-17 邦洞街道: 1 1 黔东南日报 c271880.html 1 沃野良田种百合 奏响增收致富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