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21日

锦屏县隆里:

非遗研学热古城 游客舞动花脸龙

学生学习舞“花脸龙”

○ 通讯员 杨晓海 杨仁生 摄影报道

近日,锦屏县隆里古城迎来了又一批非遗研学游客来自广东深圳旅行团的数十名游客,在隆里古城探寻花脸龙的历史,触摸其根源、感知其内涵。

在隆里古城的龙标书院教学现场,隆里花脸龙代表性传承人陶柄钧为游客们详细讲述“花脸龙”的来龙去脉,手把手教他们勾勒出舞龙者“生、旦、净、末、丑”等脸谱形象,让游客在研学实践中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感受传统文化韵味。

陶柄钧说:“非遗研学活动,能让更多的人喜欢隆里花脸龙,这对于我们的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隆里古城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军事屯堡。古城的居民是明代调北征南时屯军的后裔,保留和传承着古朴的传统文化,以民间为载体的玩“花脸龙”、唱汉戏、迎故事最具代表性。其中,一年一度的“花脸龙”闹元宵最受人们青睐。“花脸龙”顾名思义,就是用颜色在所有舞龙着脸上画出五彩脸谱,生、旦、净、末、丑一应尽全,粗犷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直接地表达了演绎者的情感,一条舞动的“花脸龙”就如同一出流动的戏剧。2007年,“花脸龙”入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深圳小朋友崔晨光是跟着妈妈一起来隆里古城参加非遗研学体验活动。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了古香古色的古城和古建筑,也学到了画脸,非常开心,为此他还在自己脸上画了一条“花脸龙”。

在舞龙体验现场,家长和孩子们轮番上阵,穿、腾、跃、翻、滚、戏……在欢快的形式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助力。

近年来,锦屏县隆里古城景区依托旅游资源优势,面向省内外旅游团推出民间非遗工艺研学旅行线路,通过现场教学、操作体验花脸龙等方式,让学生“零距离”体验传统的非遗技艺,感受非遗文化。

“隆里古城的非遗研学已经连续开展了几年,主要研学项目有‘花脸龙’、射箭、古城通关、编草龙等。今年非遗研学开展了7期,总共有500多人,游客主要是来自于广州、深圳、江苏等旅游团。接下来隆里古城研学项目将继续开展,让更多的游学爱好者来到隆里古城观光、旅游。”隆里古城景区市场营销部经理杨胜江介绍道。

--> 2024-10-21 锦屏县隆里: 1 1 黔东南日报 c272299.html 1 非遗研学热古城 游客舞动花脸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