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健 包健新) 施秉县马号镇黄古村是施秉县为数不多的5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之一,同时是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按照“水改”和“电改”相关要求,今年以来,黄古村正有序推进“水改”和排污管网建设,村寨环境得到大大提升。
按照《贵州省50 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消防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几年前,黄古村在完成“电改”之后,今年8月,开始实施“水改”及排污系统整治,截至10月,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我们的饮水工程是8月开工的,现在饮水项目进度已完成百分之七八十,还有修建排污管、化粪池等项目,争取在10月底做完。”黄古村项目施工负责人杨永光说。
针对秋冬季黄古大寨季节性缺水问题,“水改”项目通过在村寨河道建设水池和水泵站,铺设管道,提水到村寨高位水池,并分别建设消防水池和饮水水池,确保村寨生活饮水和消防管网独立运行,用水安全和应急用水得到保障。同时,针对各自然寨、组坡陡和居住密度大等问题,因地制宜相应修建大小型化粪池的排污系统。
“饮水工程覆盖黄古大自然寨268户1342人。目前还有一个污水处理项目,在黄古大寨统一建一个大型的污水处理池,在贵科、乌亚还有村委会附近,建106座三格式的标准化粪池。”马号镇黄古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潘昌亮介绍道。
黄古村作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苗族刺绣、苗族扎染及苗族文化丰富多彩,同时也是黔东南清水江流域有名的樱桃之乡,每年不同季节,吸引着广大游客前来体验民族风采和地域特产。村寨环境的整治提升,将全面提升村民生活环境和游客的体验度。
“我们村属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住的基本都是传统木楼,当地特产是樱桃,我们把整体环境提升过后,让游客游得开心,住得也舒心。”潘昌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