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林果 通讯员 袁春禄) 今年以来,受极端气候影响,我州出现多次大范围高温大风天气,最高森林火险等级达到5级,森林防灭火形势十分严峻。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州各级各部门积极采取“八个强化”措施,助推森林防灭火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党委政府高位“推”。一直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抓,高位部署、高位推动森林防灭火工作。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期,面对全州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居高不下的严峻局面,我州充分整合干部力量下沉到所联系的乡(镇、街道)和帮扶村蹲点开展森防工作,打响了森林防灭火的人民战争。
强化部门各司其职“抓”。自今年2月5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年总林长第1号令》发布,就切实抓好野外用火管控向全州发布命令,进一步明确了应急、林业、公安、农业农村、民政等森防重点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各有关部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各司其职。
强化进村入户敲门“宣”。为切实将森林防灭火工作宣传走向深入,我州结合农村消防安全防范“敲门行动”,组织入户上门开展宣传,面对面向群众讲清楚“禁火时间、禁火区域、禁止行为、处罚措施”等政策和规定。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村寨喇叭早、中、晚广播森林防火音频,寨老早中晚进行鸣锣喊寨,利用森林防火检查车、摩托车搭载喇叭沿路巡回宣传,在森林防火卡点放置喇叭广播和资料提醒过往群众。同时,聚焦春节、清明节以及高火险等级天气等重点时段集中张贴《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森林防火通告》和《黔东南州森林防火“十严禁”》,确保宣传全覆盖。
强化突出重点开展“防”。聚焦违规野外用火重点人员活动规律,密切关注村寨周围、公路沿线、田土集中地等违规用火多发区域及违规用火集中时段,改变“撒胡椒面”的巡林办法,集中力量采取“干部+护林员”的方式,在违规野外用火多发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加大巡逻频次、加大宣传力度,有效解决了护林员划定网格包保走形式,单独巡逻不敢管,发现违规用火不敢制止等问题,切实做到重点预防。
强化火灾隐患问题“改”。积极组织开展打击野外违规用火专项行动,加大火灾隐患排查,组织干部职工、护林员在全州范围内针对包谷秆和稻(杂)草存量大的地块、铁路沿线、林区输电线路、天然气管道、油库周边等重要目标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问题隐患逐一建立台账,严格落实问题隐患排除销号管理。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共排查森林火灾隐患2149起,发放整改通知书146份。
强化火情现场警示“教”。坚持凡是发生山火的地方,不论过火面积大小,三天之内须召开现场警示教育会,通过身边的反面典型让当地干部群众接受教育。
强化担当较真碰硬“督”。通过多种方式组织督查组开展森林防火督查,督查人员均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坚持问题导向,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敢于担当,勇于碰硬,把隐患问题找出来,及时向县(市)乡镇反馈,限期督办整改。
强化火源疏堵结合“管”。为解决野外农事“用火”与“防火”突出矛盾,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对野外农事用火进行管理。在“堵”上,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及以上,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加大巡逻力度,并组织群众将需要焚烧的包谷秆、杂草等晒干收拾归堆,对用火田土地块造册登记。在“疏”上,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及以下,组织村干部、驻干部、护林员到现场严格监管下,分片区发证组织群众依法用火。今年上半年全州共组织群众依法开展农事用火审批8750起,极大缓解了“防火”与“用火”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