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24日

武笔街道:

菌棒加工生产忙 产业发展活力足

本报讯 (通讯员 石明燕 吴广)连日来,三穗县武笔街道菌棒加工厂进入生产高峰期,数十名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菌棒,为今年食用菌增产增质打下坚实基础。

在武笔街道木界村食用菌菌棒生产车间,机械轰鸣声不断,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着上料、装袋、上架,有条不紊地抢抓菌棒生产,厂房内处处是忙碌的身影。

“我们一天要生产2万多棒,每天都在加班加点赶工,要在这个月月底把货赶出来,总共要生产20多万棒。”三穗县六寨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员李金荣说。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去年来,三穗县大力实施食用菌到户项目,让小菌棒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新动力。而作为菌棒生产主阵地的木界村菌棒生产厂,构建了“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为本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木界村村民罗大妹说:“我喜欢在这里干活,离家近可以照顾到老人和小孩,100元一天,工作轻松,蛮适合我的。”

在青洞村的另一菌棒加工厂生产车间,两条自动化菌棒生产线正加大马力进行生产,自动和数控化的菌棒生产机轰鸣声不断,一根根菌棒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下来,整齐地码放在一旁。

“我们这两条生产线主要是生产红头竹荪,每天产量是2.2万棒,这个产品主要销往云南,还有贵州毕节大方、六盘水等地,订单量目前有30万棒,已经生产了11万棒。”贵州菇农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付云说道。

今年以来,武笔街道坚持把培育壮大多元特色产业作为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抓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村民发展香菇、羊肚菌等特色菌类种植产业,促进村民增收、农业增效。截至目前,武笔街道有食用菌菌棒生产基地2个,建成食用菌生产大棚50亩,菌棒年生产实现200万棒,预计可实现创收600余万元。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4-10-24 武笔街道: 1 1 黔东南日报 c272721.html 1 菌棒加工生产忙 产业发展活力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