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雪 张勇华) 为不断加强流域水生态保护,近年来,雷山县大力推进区域内水环境综合治理,做足做好“水文章”,守护生态“高颜值”,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社会发展效益的良性循环日趋显现。
秋日里,走进位于大塘镇莲花片区的巴拉河大塘段,仿佛步入了一方世外桃源。树木沿着河道有序排列,桥横跨在清澈的河流上。河中,有鸭子戏水,微风起,吹皱河面一层层波纹,河边野草随风舞动,仿佛一幅山水画。
自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大塘镇建立健全河长组织体系,明确河长职责,并借助无人机,以技防加人防的协同配合方式,以更广阔的视野、更精细的角度,对河段水质、河岸环境卫生、河道保护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河湖管护等情况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让河道河流情况一目了然,让河长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实现了运筹帷幄,稳步推进河长制工作。
“自担任河长以来,我们始终将河流保护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将管理与养护、治理与发展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做到守河有责、护河担责、治河尽责,切实当好河流生态的守护人,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大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巴拉河大塘段河长石小妹说。
除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外,污水收集处理也是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丹江镇长丰村污水管网空白区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开挖沟槽,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县城还存在着0.24平方公里的污水管网空白区,8月份我们通过积极申报,争取到一般专项资金480万元,现在的项目已经施工完成了3.5公里的管网,总的任务是7.5公里,我们计划在12月底之前全部建设完成,消除管网空白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县水务局供水排水站站长欧阳正义介绍道。
污水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污水收集管网须与污水处理厂同步,才能达到削减污染的目的,建设污水处理厂更是改善城市水环境、恢复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县污水处理厂厂长杨绍远说:“我们县城污水处理厂分一期和二期运行,一期于2010年2月建成投入运行,设计日处理量3000m3/d,采用一体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二期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2022年3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采用A2/O处理工艺,规模达到5000m3/d,总处理能力现已达8000m3/d,厂区运行人员共9人,出水水质现已达一级A标排放,保护了县城及丹江河生态环境。”
近年来,雷山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治水管水作为建设雷山百姓富、生态美绿色发展新未来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全县县、乡、村三级河长共巡河5000余人次,已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有5座,总处理规模为14200m3/d,实现了全县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