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罗凯艳 龙静) 今年以来,我州认真贯彻中央、省技能人才建设决策部署,探索建设和认定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大师以才聚才、以才育才的作用,发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选拔技能人才“领头雁”。围绕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托育、护理、家政等民生重点领域需要,聚焦技术攻关、技艺传承、技术交流、项目储备等功能定位,培育优秀高技能人才。优先从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技术能手等相关奖项荣誉称号的专家能手,以及参加国家、省级各类与职业技能有关大赛获奖人员,或是具有一定绝技绝活,并在积极挖掘和传承传统工艺上作出较大贡献的一线人员中遴选优秀高技能人才,认定为技能大师。目前,全州有高技能人才4.4万余人,其中国家、省、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22人。
创新认定州级“工作室”。印发《黔东南州2024年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认定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围绕开展技术攻关、高技能人才培养、传统技艺创新等项目,依托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传统技艺团体,探索由具有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领衔建设、培育的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出台“经认定为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每个8万元的项目建设补助”“经认定的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政策,引导和激励相关单位申报认定技能大师工作室。今年,全州首次认定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给予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补助资金80万元。
打造推动发展“加速器”。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功能作用,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开展新技能开发、试点推广、课题研究和设备研发,总结提炼工作中的技术窍门、绝技绝活、创新成果,并在企业行业中推广,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实行名师带徒,以技能大师为带头人传授技能,培养高技能人才、行业企业技术技能骨干和传统技术工艺传承人,带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梯次发展。今年以来,全州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3项,培育技能人才1164人,承办和组织技术交流活动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