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晨雾尚未散尽,阳光透过密密匝匝将地平线遮掩得严实的树叶飘洒下来,将牛舍、稻田、草场和层层叠叠的林带点缀得五彩斑斓。
榕江县寨蒿镇建卫村村民杨俊平,驾着农用车来到养牛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打扫卫生、清点牛群、检查个体,将这些工作处理好,他还要将牛群赶至5公里外的草场放牧。清早与牛群一起进入草场,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回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中午肚子实在饿了,就啃自己带的干粮。
“上个月刚把比较壮的几头牛卖了,收入3万余元,现在牛圈还有40多头,按照市场价格估算,价值20万元左右。”杨俊平看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黄牛,心里乐开了花。
2003年,32岁的杨俊平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外出打工,到江西当伐木工人。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虽然在外打工收入不错,但离家较远,家里老人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正在上学的孩子也没有人照顾。
2014年回家过年,杨俊平看着家里的情景,决定回家自己创业。他养过鸡,当过木材老板,几年下来没见起色。直到2017年,杨俊平听村干部说,个人发展养殖产业政府有资金补助,他决定尝试发展养牛。
“养牛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产业,从小自己就是放牛娃,真的干起来是最熟悉不过了。”说干就干,他动员家里老小全员出动,建起牛舍,发展养牛。
最初没有本钱,杨俊平便从自家饲养的2头能繁母牛养起,母牛下崽后卖掉小牛又买一头母牛。慢慢地,牛舍里保持有40余头黄牛,都是自然草场放牧,冬季就喂养自己种植的黄竹草和黑麦草。
因为是放牧式的喂养,黄牛肉质好,口感佳,味道鲜,他养的黄牛深受市场青睐。他养牛技术也越来越精,生意越做越好。
“省内各个县都有买主发来订单,黄牛销路没有问题,一年销售额超过10万元以上。” 杨俊平说。
10年来,杨俊平靠发展养牛勤劳致富,盖起了小楼房,一家人日子越来越红火。
“我养牛10多年,掌握了养黄牛的很多技术,遇到问题我都可以自己解决,现在我想发动村里其他村民也跟我一起发展养牛,大家共同致富才是我的目标。”杨俊平说。
○ 通讯员 胡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