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0月29日

龙形街道:

打好“三治”组合拳 绘就发展新画卷

本报讯 (通讯员 梅家斌 吴庭培) 去年7月,黎平县龙形街道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三江县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为立法信息采集点。一年来,龙形街道人大代表通过察民情、集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全力打好“自治、法治、德治”组合拳,绘就龙形发展新画卷。

近日,县人大代表、龙形街道龙形社区党委书记李长珍与同事们到辖区群众家中,开展走访慰问,了解群众所急所需,践行人大代表职能职责,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龙形街道积极探索“小村规(公约)大治理”,以积分制管理、(鼓楼)凉亭议事、院坝协商为机制,以文艺演出、节日活动、“文明在行动”公益活动等为载体,以“自治”增活力,推动基层治理民主化。一年来,村(社区)利用院坝会和传统节日等各种活动共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宣传24场次,开展鼓楼、凉亭议事6次。

“社区通过组织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汇聚基层社会综合治理‘金种子’,提出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好法子’,探索基层治理运行新模式,激发群众自觉参与村(社区)的基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增添‘自治’活力。”李长珍说道。

为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系统化,龙形街道以“法治”为保障,全覆盖建设13个村(社区)立法信息采集服务窗口,组建以人大代表、村(社区)干部、退休干部、致富能人和法律专业人士等的宣传和采集员队伍,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采取院坝会、楼栋会、鼓楼会和入户走访等方式搭建立法部门与群众参与“直通车”;协调司法、综治部门开展法治调解,提升群众“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一年来开展普法宣传进村(社区)、进校园56场次,受益2347人次,调解矛盾纠纷71起,化解率达96%。

“我们先后对《代表法》《贵州省乡村振兴工作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消防条例》等10余项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开展立法意见建议征集,共收集到相关立法意见建议115条。其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提出的关于增加‘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职责的内容,在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该项法律条文中得到采纳。”龙形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陈倩介绍道,龙形街道通过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发力,借助“人大代表直通车”问政平台以及代表进站(村、网格)服务群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助推了易搬后扶“五个体系”不断完善。就业渠道有门路,农村产业发展有实招,群众增收有成效,社会稳定有保障,绘就了龙形发展的新画卷。

--> 2024-10-29 龙形街道: 1 1 黔东南日报 c273317.html 1 打好“三治”组合拳 绘就发展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