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康莉) 今年以来,全州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决落实州委“五个坚持”工作要求,千方百计挖存量、扩增量、稳预期,省、州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各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前三季度全州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秋收时节丰收的喜悦如醇美的乡音在黔东南大地上回响。
在岑巩县思旸镇新安村水稻制种基地里,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水稻脱粒、秸秆粉碎、种子装袋、货车转运一气呵成,现场一片好“丰”景。
在黎平县德顺村坝区的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稻田里肥美的鱼儿追逐嬉戏,一派稻谷满仓、鱼儿满桶的丰收景象。
在锦屏县偶里乡寨先村魔芋种植基地里,100亩(1亩=0.0667公顷)林下魔芋即将进入成熟期,村民在基地对魔芋进行精心抚育。偶里乡因地制宜在林下发展魔芋、肉牛、土鸡、中蜂等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和生态“双丰收”。
今年以来,我州全力稳住农业生产,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水稻、油菜机械化集中育苗水平提升,畜禽繁育体系不断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设施农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前三季度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8.43亿元,同比增长4.3%,居全省第一位。
全州经济发展保持了稳和进的发展势头,离不开项目和产业。
今年8月,贵州省首批光伏玻璃在我州凯里市成功下线交付,标志着我省生产的光伏玻璃正式进入全球光伏组件供应链,对我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加快绿色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交付的光伏玻璃共5100套,是由位于凯里炉碧经济开发区的黔玻永太公司投资建设的光伏玻璃生产线生产下线。该生产线是贵州省首条光伏玻璃生产线。
“公司二期是一条一窑五线日熔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加工后的玻璃可满足约7个GW,填补了省内大型光伏玻璃生产的空白。待项目一、二、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南片区最大的玻璃生产线。”贵州黔玻永太公司生产质量总监周刚介绍道。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今年以来我州狠抓主导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势头强劲。制定工业产业“一图三清单”,持续做强优势、做大特色、做优县(市)。
围绕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硅资源加工产业,抢占硅系材料产业赛道,夯实产业发展基石,按照全省打造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布局,省级明确硅精深加工(玻璃为主)为重点支持的两大主导产业之一。今年1-9月,全州硅精深加工在建产业项目3个、拟建项目2个、在谈项目4个,总投资达160亿元。截至目前,我州获得日产5150吨玻璃产能指标,玻璃制造产能占全省比重达53%。
消费方面,旅游业表现突出。我州不断丰富旅游供给,文旅消费持续复苏,成功举办“村超”一带一路国际友谊赛、“村BA”2024年球王争霸赛全国总决赛等,西江景区推出30余项民俗文化活动。前三季度全州接待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76%、12.3%。
不仅仅是工业,旅游业、农业等也各美其美。记者从州统计局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州生产总值101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5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22.28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590.92亿元,增长4.3%。
第四季度已鸣枪,冲刺就在眼前。接下来,我州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州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坚定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面推动今年明确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打好今年任务收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