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雪慧
10月8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在北京召开,丹寨县苗族民营企业家杨梅身着盛装参会。对于此次参会,她很有感触:“我深感无上光荣……回归自己的岗位后,我一定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大力弘扬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倡导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观念,带动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公益事业之中,认真履行代表的职责。”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杨梅在茶产业道路上已走过了25年。她牢记党的宗旨、敢于担当,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先后获得了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省巾帼建功标兵、“黔东南州劳动模范”“黔东南州巾帼茶叶加工能手”“2022年度贵州优秀茶品牌营销推广者”荣誉。同时也是发扬“积极倡导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理念”红十字会人道主义精神的爱心人士。
把发展好丹寨茶产业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杨梅同志在多年的种茶、制茶过程中,坚持“求于精、注重品质”的原则,“用心做好茶”的初衷,热衷于茶文化宣传和茶产业发展事业,在高级绿茶手工炒制和大型机械生产加工两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她建立了个人工作室,做起了茶文化的延伸创作,通过制作茶餐等丰富了茶产业。
在发展产业中,杨梅同志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品牌带产业、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贫困户”的“三带”产业发展模式,利用茶产业辐射带动性强的资源优势,拓展农户增收路子,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先后对龙泉镇白元村、马寨村、羊甲村的低园、脱管茶园进行提质增效改造。在升级改造中,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有效带动茶农增收致富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种植一片、带动一方”这句话不仅成为杨梅的宗旨,也得到了茶叶基地周边老百姓的赞赏。
每新建一片茶叶基地,杨梅都会亲自到周边村寨去动员农闲在家的老百姓到基地务工。有人说“丹寨老百姓做不成事,三天两头走亲戚、喝喜酒,不如到外面去请专业队伍来划算得多”。面对同行的质疑,杨梅并不认同,她的心里有杆“称”,当初选择种植茶叶,选择人工除草,其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在创业发展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带动周围老百姓增收。在自己的“评茶技师”工作室,为村民、村干、学生和相关部门提供免费培训指导,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更多的人,让他们更加有信心做茶。
作为基层红十字会会员,杨梅积极弘扬和传播红十字精神,致力于帮助孤贫儿童、特困户残疾人以及解决基地附近村寨农户的就业问题。她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带领公司员工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捐赠资金和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多次向夭坝司村、白元村等困难农户捐赠春耕生产的肥料款。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奉献。
据统计,十多年来,她先后为脱贫攻坚、抗疫救灾、公益活动等捐赠19次、金额10多万元。她的故事不仅是对茶文化的赞美和传承,更是对传播红十字精神的生动实践和深刻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