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黎北平 王书燕) 10月29日,由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黔东南州图书馆、黔东南州民盟专家古籍保护工作站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
此次活动包含造纸技艺历史演变、古籍装帧演变史展、雕版印刷体验、线装书制作体验活动等。活动结合现代科技VR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实呈现,引导学生认识古籍、体验传统手工技艺,增长学生知识见识。活动中,学生们兴致盎然,积极互动和体验,呈现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活动,我了解了印刷术、造纸术的由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而绚烂,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一定不能让它失传。”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吴方芳说。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黔东南州图书馆文化资源优势,以“馆校合作”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十足的文化魅力,让学生了解、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采用‘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感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黔东南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邰琳群说。
黔东南州图书馆是我州唯一一座市级公共图书馆,1989年被文化部授予“文明单位”;1992年被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文化部、新闻出版署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建有9个馆外延伸服务点。目前,馆藏纸质图书25万余册,22个大类全覆盖,不仅藏有《四库全书》《广州民国日报》《新黔日报》等珍贵资料,还藏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献、古籍。馆藏电子图书100余万册。开放时间为8∶30至20∶00,除了除夕夜外,工作日、周末和其他节假日均对外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