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桂金) 随着清晨薄雾的消散,天柱县邦洞街道织云村江楼片的美楼寨韭黄基地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在田间忙碌着,有序地进行割菜、除草、揭膜等工作。一茬茬鲜嫩青绿的韭菜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生机勃勃。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现场呈现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精细耕作景象。
“来这里帮忙放肥料、除草、割菜、揭膜,一天能挣八九十到一百多元,收入还是不错的。”织云村鱼塘片兰玉组的陈燕平高兴地说。
韭黄作为一种短平快的产业,具有种植周期短、可多年收获且采收次数多等优势。
基地负责人姜继坤介绍:“当前,我们正抢抓时节,组织工人进行精细化管护,旨在提高韭黄的品质与产量,助力实现增产增收。目前,我们基地的韭黄种植面积已达133亩,未来,我们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至三千亩,并筹备建立韭黄素提炼厂。”
织云村党委书记杨宁贵表示:“织云村高度重视产业发展。成功引进浙江玉环机械有限公司天柱县分公司后,有效解决了20余人的就业难题。如今,每户农户年增收约八千至一万元。”
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农丰合作社,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引导村民以耕地、资金入股,实现“农民不种地、收入不减少、年终有分红”的目标。
邦洞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土地流转+农户合作+基地种植”的模式,引进种植大户在各村发展韭黄、姜黄、黄精、百合、石菖蒲等产业。这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给附近的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家门口就业,开启增收致富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