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梦 严春生 彭开燚) 近日,笔者走进剑河县太拥镇翁王村,只见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郁郁葱葱,圆润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洁白的油茶花次第绽放,“花果同树”的景象给宁静的山区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村民们背着背篓、提着口袋穿梭在油茶林间,熟练地采摘油茶果,争取“硕果归仓”。
“来采摘油茶果已经6天了,每天能采150公斤,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村民文习英说。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山,现在种有油茶450亩,今年长势还可以,预计能收获鲜茶果5万公斤。”油茶基地负责人叶文松介绍,这是油茶基地迎来的第二年丰收,眼看一年收成比一年好,村民的干劲和信心更足了。
油茶产业,绿了山头,美了生态,也让当地百姓多了一条增收的路子,实现了“绿色颜值”和“金色产值”的双丰收。据了解,油茶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稳定收获期可达数十年。
“翁王村地理条件好,海拔高、阳光充足、雾气大,油茶需要雾气的滋养,加上我们从来不打农药,保证出产的茶油生态、健康、环保。”叶文松说。
据悉,今年太拥镇的两个油茶种植基地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山茶油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充分证明了太拥油茶优良的品质。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太拥镇因势利导,利用荒山、荒坡大力发展油茶种植,着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打通“两山”转换通道,一头挑起“绿水青山”,一头挑起“金山银山”的“金扁担”。如今,油茶产业已成为太拥镇“两茶一药”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不断壮大,持续拓展着绿色版图。目前,全镇油茶产业规模4400余亩,惠及608户3092名群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品牌潜力,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推动精深加工,在产业延链补链上下功夫,使油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太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舒俊蛟表示。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