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05日

全州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势头足

本报讯 (记者 王娅琳) 近年来,我州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工业产业“一图三清单”为指导,聚焦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体系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狠抓主导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势头强劲。今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较上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位。州级主导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24.7%,较上半年提高4.6个百分点。省级明确支持我州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硅精深加工(玻璃为主)、民族特色食品及民族医药合计增速17.8%。炉碧、台江、岑巩经开区分别完成73.24亿元、64.38亿元、27.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8%、28.9%、34.6%。其亚铝业、黔玻永太和台江天能集团、麒臻实业等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抢抓重大政策机遇,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谋划储备2025年“两重”项目531个、总投资774.1亿元,建立“两新”项目储备库,动态储备项目812个、总投资502.81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4.27亿元、“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8.9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7.21亿元。其中,省级支持“桥头堡”建设的261条政策措施有258条取得阶段性进展,《工作要点》60条具体任务有53条取得阶段性成效。“桥头堡”政务服务中心、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桥头堡”云服务厅建成投用。

抓实项目谋划建设,有效投资不断扩大。省州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投资完成年度计划的8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排全省第2位。

走进位于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的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一片片刚出炉的玻璃片在生产线上缓缓移动,一台台智能机械臂正在精准裁切、抓取、打包,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呈现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我们规划设计6条玻璃生产线,项目分三期建设。”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贵军说,“目前,已建成一期第一条生产线,第二条生产线厂房也基本建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年底建成投产。”

下一步,我州将全力稳住工业增长势头,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持续巩固好工业经济向好势头。

加快推动一批工业项目投产。重点推动台江鲁控、万航电池等建成投产,加快推进镇远安心电子、丹寨思飞硅基新材料等建设,加快重点企业产能释放。

持续加强资金、用工、原材料等要素保障。推动黔玻永太、清水江水电、麒臻实业等龙头企业满产稳产,推进黔东电厂、茂鑫水泥等下滑企业止滑回升。

加强重点县(市)督导帮扶。持续开展县市包保服务,加快推进黔东电厂灵活转网,帮助镇远收窄降幅。推动炉碧、台江、黔东、岑巩经开区加强项目服务,促进企业生产提升产值,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 2024-11-05 1 1 黔东南日报 c274075.html 1 全州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势头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