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文真平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读唐代诗人杜甫的《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九)》,让我想起麻江县的千亩蓝莓村——共和村。
共和村地处麻江县龙山镇东部,东与宣威镇卡乌村、富江村接壤,南与宣威镇翁保村、龙山镇干桥村交界,西与龙山镇龙山村、孟江村毗邻,北与凯里市下司镇淑里村相连。村委会驻地距凯麻高速公路凯里西站11.5公里,距龙山镇政府所在地7.5公里,全村总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29.5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居住有1065户4516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种植蓝莓5000余亩。
共和村因附近十几个村寨的苗、水、汉、仫佬等民族世代和睦共处而得名。1953年建共和乡,1958年成立共和人民公社设共和生产大队,1984年社改乡更名为共和村,2004年撤并村时撤销共江村、改江村并入共和村,后沿用共和村名至今。
共和境内,清澈秀丽的羊昌河从南向北贯穿全村,司(凯里下司)辰(丹寨台辰)公路从北到南沿着羊昌河逆流而上,公路与河流时而平行,时而交汇,仿佛两条彩色的绸带在绿色的大地上轻摇舞动。羊昌河河宽水深,碧波荡漾,河岸绿荫葱葱,从河的上游往下,汤家寨、打铁寨、杉木林、瓮烟寨、瓮安寨、瓮郎、知青队、冷水沟、熊家寨、姚家寨、黄土寨、撮箕寨、老猫寨、青杠林和陈家寨等15个自然寨就像散落的珍珠依次分布在河的两岸,苗家人祖祖辈辈在此一直过着宁静如水、平和似风的乡野生活。苗寨群山怀抱,小河潺潺流淌,寨内房屋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错落有致,十分美丽,是凯里周边农耕文化体验和周末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蓝莓还没有在麻江安家落户的时候,共和就因春节望会而远近闻名。凯里周边苗族历来有望会跳芦笙的习惯,每年农历正月,凯里翁义、下司铜鼓、龙山共和、凯里舟溪等地都要举行芦笙会,会期一般2至3天,规模小的三五千人,大的逾万人。而且按照苗族地区习俗,正月初三由凯里翁义先开堂,然后各苗族村寨继续接力,直到正月二十,最后才集中到凯里舟溪甘囊香芦笙堂进行总结。共和的会期是在每年的正月十六、十七、十八这三天,与其他苗寨不同,除了跳芦笙,还有斗牛、赛马、打篮球、爬山比赛等,加上共和地理位置居中,交通十分便利,十里八乡的人自然喜欢来看,共和自然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地方。
蓝莓因共和而发展,共和也因蓝莓更盛名。1999年,麻江县开始开展蓝莓引种试验,2005年,麻江攻克了苗木繁殖技术难关,实现了自主育苗,2006年,麻江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蓝莓。共和村民瞅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家先是积极地将乌卡坪1700多亩国有林场承包给外地客商开发种植蓝莓,后又纷纷将自家低效林地改造种植蓝莓果树,短短几年时间,共和村蓝莓种植面积就从刚开始的300余亩发展到2012年的4000多亩,共和村成为了全县名副其实的千亩蓝莓村。
正是凭借这丰厚的蓝莓产业“家底”,共和村摇身一变成为蓝莓荣生的家园。2013年,麻江县选择在共和村乌卡坪打造一个集蓝莓观光、蓝莓采摘、科研、垂钓、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山地庄园——“蓝梦谷”。再后来,随着景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蓝莓科普馆、蓝莓工程研究中心、蓝莓欢庭酒店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成,园区旅游功能得到质的提升,“蓝梦谷”在2019年被评为了4A级景区,2021年11月,又成功创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共和村也依托“蓝梦谷”景区将自己的蓝莓产业链越拉越长、越做越大,“春赏蓝莓花、夏尝蓝莓果、秋看蓝莓叶、冬品蓝莓酒”正成为共和最具地域色彩的旅游名片。
都说百闻不如一见,今年四月,我踏歌而来,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暮春的蓝梦谷,一个雨后初晴的蓝梦谷,一个一碧万顷的蓝梦谷。蓝梦谷迎接我的第一景即是“蓝月廊”观景台,登临远眺,眼前山峦起伏,树木葱茏,公路蜿蜒,楼舍明丽,草坪茵茵绒绒,成片的蓝莓林碧波拥翠,犹如一幅绿色主题的山水画卷,观景台对面山头上的“蓝梦谷”三个金黄色大字格外耀眼。
那是谁的手笔?又是谁的杰作?我正寻思间,一条橙色的木栅步道跃入眼帘,它一头连着蓝月廊,一头淹没在绿海深处,我无法拒绝步道无声的邀请,我顺级而下。跟随脚步,我来到半山腰,恰巧遇到七八个中年妇女正在娇小的蓝莓丛间挥锄除草,她们边歌边劳,歌声飘扬,心情十分舒畅,蓝莓地里不时传来爽朗的说笑声。我也边走边听,从她们的歌声中仿佛听到了她们的快乐和坚毅。
“现在妇女幸福多,四十多岁当婆婆(pō),儿子儿媳打工去,花园引孙找表哥……”,我突然被这朗朗上口的山歌深深地吸引住,也悄悄地停下了前行的脚步,慢慢地和她们攀谈起来。通过一番交谈闲聊才得知,近十年来,蓝莓产业的发展壮大不断地改变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今的共和村寨,家家修建了琼楼玉宇,户户窗明几净、张灯结彩,房屋四周栽花种草,寨内设施一应俱全,可以说,一户人家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这首山歌就是共和村民脱贫攻坚之后的深切感悟,也是共和村民走上乡村振兴幸福路之后从内心深处的有感而发。
沿着木栅步道,我不知不觉来到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不巧的是,还没到仲夏,蓝莓成熟还有些日子,最早的蓝莓果也要等到“五一”节过后才得上市。虽然这次共和之行没有尝到酸酸甜甜的蓝莓,在回去的路上,我暗暗说道,等到蜂飞蝶舞、蓝莓飘香的季节,我一定再来共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