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陈光昌 赵聪 杨坚) 近年来,天柱县立足山地资源,在牛经济上大做文章,推动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原生态肉牛养殖、销售,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牛到了,牛到了!”11月6日,看着从家乡运过来的黄牛顺利抵达浙江省东阳市虎鹿镇合力村养牛基地,天柱县邦洞街道嫁到东阳市村民杨秋艳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迫不及待地和老乡一起,把牛赶到基地的草场去吃草。
“嫁到浙江已经14年了,早就想着为家乡做点好事。” 杨秋艳说,听说天柱产业振兴做得如火如荼,她也想为家乡产业振兴添砖加瓦。响应当地党委政府返乡带动创业就业增收号召,今年7月,她和丈夫返回家乡考察投资项目时遇到了种植百合带动20多位村民就业增收的表舅姚茂和。姚茂和也想在种植百合之余,再搞个项目为村民增收。在考察项目过程中,不少黄牛养殖户对今年牛价低迷的无奈触动了她和姚茂和。
“金华人喜欢生态黔东南,更喜欢黔东南的清炖黄牛肉,黄牛肉在金华可以说是‘一斤难求’。” 杨秋艳说,她和丈夫、表舅三人合计,把天柱的黄牛销到金华去。于是,前期投资了300万元,在虎鹿镇合力村建一次性能容纳1000头牛的养牛基地,作为天柱黄牛销往金华的中转站。在天柱县成立浙邦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养殖、销售黄牛提供帮助。
“杨秋艳夫妇真帮了黄牛养殖户的大忙。第一批26头牛全部抵达金华,第二批50头牛也很快运去。这次购买黄牛共计150多万元, 60户农民受益,户均销售黄牛收入2.5万元。”姚茂和说,这次受益的群众遍及天柱县邦洞、坪地、瓮洞、渡马等17个乡镇(街道)。他们将长期为天柱县境内的养殖户服务,源源不断地把天柱黄牛销往浙江,让浙江人吃上原生态的牛肉,让天柱人养殖黄牛稳定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