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瑞露) 近日,台江县革一镇小农场红薯种植基地迎来丰收,村民们们正忙着挖薯、分拣、装框、搬运……
“最近自家的田地都忙完了,正好这里需要人收红薯,就过来了,一天有120元的工钱, 既能照顾到家里又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很满足了。”正在地里挖薯的村民说道。
据了解,小农场的红薯基地有200亩,从栽种、施肥到丰收打包总工期在50天左右,这期间共为5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一天工钱最低120元,遇上农忙时最高达150元,带动就业村民年增收5000元以上。
“今年是第一年种植,产量很不错,亩产量可达到2500公斤,这边的土质适合红薯生长,种出来红薯口感软糯香甜,销路很好,每亩收入5000元左右。”革一镇小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雷明春说道。
从革一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了解到,小农场的红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方式进行种植,由党支部牵头引进优良品种、专家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供政策扶持,合作社负责种植、管理、销售。目前,合作社主要将红薯销往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供超市等场所,按每公斤2元收购价,预计销售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近年来,台江县革一镇围绕“2+2+1”产业发展思路,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加大对合作社、种植户的政策扶持,创新探索“村企合作”“村社合作”模式,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新质生产力,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