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通讯员 吴芳秋
张洪,三穗县雪洞派出所辅警。作为一名基层辅警,工作31年来,他日日夜夜在热爱的土地上,以坚定誓言践行责任担当,用奉献与坚守维护社会安宁、守护万家灯火。
1993年,三穗县拆区并乡建镇新建派出所,为加强派出所治安巡防力量,张洪作为第一批治安联防队员被招进雪洞镇派出所。年轻的他憨厚、精神、踏实,是所里公认最勤奋的人。他从矛盾调解学起,逐渐成为所里的骨干力量。
家乡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张洪就在工作之余自学法律,想为家乡人排忧解难,所里有些同事不理解他,他从来都是憨厚地笑笑,觉得所学知识总有一天能用得着。
一天,黄海村杉木组舒家兄弟因为山林、田土闹纠纷,镇上去协调了几次都没用,无奈之下请张洪去帮忙。张洪抵达现场时,舒家哥哥脸红脖子粗地拿着斧头大喊:“我的土在下,他的山在上,田坎三丈,土坎三尺。木材应该归我。”因为舒哥哥喝醉了酒的缘故,大家都对他退避三舍。张洪迟疑了一下,理了理警帽,站到他面前说:“从法律上来说,没有‘田坎三丈,土坎三尺’这个说法,你俩闹矛盾,是为了7棵树100元钱。你看这样好不好,小的那一片林子,遮挡了你的地,适当砍伐,拿3棵分40元,大的那一片,占了弟弟家的土,拿4棵分60元,这样山归山、土归土、东南西北不就分清楚了?兄弟为了100元伤了和气不值得。”舒家哥哥自知理亏,钱也不分了,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转身离去。
这件事让张洪意识到:镇上有些干部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很难走进老百姓当中,老百姓就会排斥镇上的干部,两者之间需要一个人与他们建立联系。他愿意尽自己所能,当好这个“中间人”。
有人曾经问张洪,你又不是正式民警,每天干得这么起劲,值得吗?每当这时张洪总会想起刚工作时所长的那句训词:“从今天起,你们就是联防治安队员了,你们的头上顶的是国徽,身上挑起的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天夜里,所里的电话响了,电话报警说:小新村巴玉组两兄弟发生矛盾,弟弟罗镇宇被哥哥罗镇清砍伤了左手。情况紧急,张洪立即把新分配下来的民警和当晚的值班人员全部叫起来。他知道新来民警第一次处理类似突发情况,没有经验,便主动担起协调的责任。
他们马不停蹄赶到罗镇清家。他们打开第一道门,没有听到声音。踢开第二道门时,罗镇清有所警觉,翻身操起事先藏在被窝里的杀猪刀四处乱砍。见状,张洪立刻挡在年轻民警前面。当时他身上只有一根木棍和一副手铐,他知道此时罗镇清处于紧张状态,肯定不能激怒他,只能好言相劝:“罗镇清,我们知道你很委屈,不是故意砍伤弟弟的,把刀放下,争取弟弟的原谅。”罗镇清原本情绪非常激动,听张洪这么一说,放声大哭起来。最后被带回派出所。
类似警情,如果处理不当,会让罗镇清惹上牢狱之灾。张洪深知家乡人底色淳朴、善良,没有十恶不赦之徒,他们更多的是缺乏法律意识,以至于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在一次次的出警中,张洪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穿上警服,就意味着责任,选择就是无悔。
在张洪的守护和宣传下,雪洞镇的违法犯罪率逐年降低,这是他和所有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31年来,所长换了8任,民警更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张洪也从“小张”变成了“老张”,但他始终坚守在家乡的土地上,无怨无悔。31年来,他走破了无数双鞋,共发放12600余证,协助调处矛盾2100余次,消防检查2500余次,救助群众300余人,协助办案200余起,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260余人次。他平凡得如家乡的蒲草,然而其所作所为却处处散发光芒。(本文除主人公张洪外,其余皆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