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赵唯茜 杨雪) 为引导青少年学生强化体育锻炼,并了解传统文化,近日,丹寨县各中小学将少数民族体育运动融入日常课后服务,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健康体魄,也为传统文化传承种下希望。
每天下午3点40,是丹寨县城关二小的课后服务时间。今年以来,学校将高脚、板鞋、竹竿舞等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课程。在高脚班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动作要领,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双手紧握住杆,两脚踩上踏蹬,做好起跑准备。随着一声哨响,同学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充分展现了学生们青春飞扬的阳光姿态。
“老师说预备的时候就把一条腿踩在踏蹬上,说开始的时候就把另外一条腿踩在另外一只踏蹬上。”城关二小学生胡钰轩说学习高脚不仅强身健体,还可以认识许多好朋友。
在板鞋课程上,体育老师以一组为示例讲解要领,同学们认真聆听,一一配合。现场的最佳队员们,通过做约定、喊口号,统一步调,最终顺利到达终点。
“板鞋让我们更默契、更团结,走的时候要约定好是哪只脚先走,还要喊口号,需要同手同脚,才不会摔倒。”该校学生曾鸿楠说。
“我校开展民族传统运动项目高脚、板鞋进校园,不仅会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意志力和锻炼身体,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优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更好地激发当今的小学生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城关二小教师何丽群每周都会带着学生们练习民族体育运动。
截至目前,该县10所中小学开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课程,项目包含竹竿舞、芒筒、板鞋、高脚、押加等10余项,通过课程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体育教学质量,保证了学生们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们传承健身两不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