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嘉懿 赵唯茜 莫昌怡 何宣杰) 近年来,丹寨县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短平快项目,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和农村闲散劳动力,不断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在丹寨县龙泉镇高要村,十几位村民正忙着平地、覆膜,将黑木耳菌棒按照15厘米间距整齐排列,黑木耳产业不仅提供了村民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还将提高村集体经济。
“现在政策很好,我们来这里做工每天可以拿到100元,采收以后卖掉,村里面还分红,比我们在家干农活强多了。”高要村村民汪阿排干劲十足。
“今年我们为高要村规划了黑木耳产业,共计20亩,15万棒,总投资50万元,预计销售75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高要村第一书记陈桂华说,“实现利润后,我们预计拿20% 分给村里的建档立卡户,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黑木耳产业扩大规模,带动村里面有致富能力的人一起发展,增加村民的务工机会。”
与此同时,在金泉街道芥菜种植基地,10余名群众忙着打孔、插苗、压土,移栽幼苗。今年,该街道计划种植面积87亩,芥菜种植生长快,周期短,40天左右就可采收,秋冬种的顺利开展,为年底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去年我们种植了50亩,产量150多吨,产值在16万元左右,今年我们扩种到87亩,产量预计300多吨,产值预计突破30万元,我们很有信心。”金泉街道芥菜基地管理员李学龄介绍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丹寨县已经完成秋冬种16.13万亩,主要涉及绿肥、马铃薯、油菜等。食用菌累计种植950亩,主要有香菇,平菇,木耳,榆黄菇等。
图为村民在排列黑木耳菌棒。
(备注:1亩=0.0667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