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不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层面的推动乡村振兴总要求,并明确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村基层党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和发展建设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引领农村发展的重任。党建引领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组织优势和发展优势。党建引领不仅统筹资源、整合力量,更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保障。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效有赖于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应从自身建设入手,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构建高效有力的组织体系。
(一)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增强服务功能。要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构建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机制,确保党组织在村级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同时,通过组建经济发展指导小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等,明确职能分工,增强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整合和统筹能力。建立村党支部和合作社的联动机制,使党组织在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治理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党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供在线学习平台,组织专题培训和实地实践,提升党员在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中的决策力和执行力。要注重从乡村优秀青年中培养党员,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三)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活力。为提升党员参与积极性,党组织可以结合当地文化传统和民俗特色,组织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如“农田示范”“党员志愿服务”等,让党员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农村发展的意义。同时,通过“互联网+党建”,利用移动平台开展党内活动和教育,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党建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农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引导集体经济发展等方式,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一)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通过村党支部带动成立合作社或集体企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
(二)打造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基层党组织可以加强与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农业示范园区,通过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应用,为农民展示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同时,通过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掌握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技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引入数字技术,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点,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利用数字技术监测农田生态环境、提高作物管理水平,使农民能够及时获取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等信息,从而更好地调整生产方向,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生态党建引领,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应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党建工作中,带动村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一)党建引领生态环境治理,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党课宣讲、群众会议等形式,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鼓励村民参与到生态治理中。结合河道整治、植树造林等实际项目,组织党员和村民开展义务劳动,推动环境整治,营造整洁美丽的村庄环境。党员在生态保护中应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使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二)推动“党建+生态农业”模式,实现绿色发展。基层党组织可以依托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如有机种植、林下经济等,通过推广环保农业生产技术,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党组织还可以推动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社,实现有机认证等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建设生态旅游项目,提升村集体收入。在具备条件的村庄,党组织可以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建设生态步道、发展民宿等形式,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带动村民就业和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四、推动乡村治理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作支撑。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治理模式、村民参与和政策实施上积极探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一)完善农村治理结构,增强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力。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优化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职能分工,确保治理过程中的协调高效。通过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扩大村民参与决策的权利,提升村级事务的透明度和村民的参与感。同时,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在化解村庄矛盾、推动民生建设中,保持强有力的协调和引导作用。
(二)打造平安乡村,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农村治安管理和法制建设,构建村级治安防控体系,积极配合乡村巡逻、矛盾调解等工作,确保村庄的安全和稳定。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担任治安协管员,提升村民的安全感,建设平安和谐的乡村环境。
(三)提高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水平。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应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的数字化建设。通过构建“智慧村务”平台,将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党员管理等内容数字化,提升治理效率。同时,通过建立线上村民意见反馈渠道,鼓励村民参与村级事务,为乡村治理提供智能化支持。
五、强化人才培养,提供乡村振兴智力支撑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基层党组织应主动承担起培养新型农民和乡村治理人才的职责,建立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一)加强农村党员的科技培训,提升生产技能。 基层党组织应通过专题培训、实地指导等形式,定期为农村党员开展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要引入专家和科研机构的支持,使党员成为乡村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进一步带动全体村民的技能提升。
(二)吸引科技服务团进村,构建技术支持体系。基层党组织可以联合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组织农业专家、技术骨干等组成科技服务团,深入农村一线,提供种植、养殖等专业技术指导。同时,推广“田间课堂”“农民夜校”等培训形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三)建立村企合作机制,助力人才成长和就业。基层党组织可以与乡村企业和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党建+合作社”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乡企共建,探索青年实习和就业机制,为乡村产业链培养技术型人才。让更多本土青年接受职业培训,学以致用,提升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