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康莉 通讯员 姚敦根) 为推动全州酸汤产业链联动提升,切实解决企业急盼难问题。近日,州市场监管局按照省市场监管局提出的“五者定位”要求,采取“一站式服务”方式,帮助企业梳理发展方向。
做好酸汤产业的“促生者”。与酸汤企业开展三联三建活动,组织质量、标准化等科室,组织专家团队为全州酸汤加工企业,在贵州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开展酸汤产业链供应链提升 “一站式”服务。现场抒困解难,共商发展大计,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 2024年以来,全州酸汤全产业签约项目6个,签约合同投资金额2.9亿元。镇远县乐豆坊酸汤智能生产线建成投产;台江县碧桂园鲟鳇鱼预制菜加工生产线预计12月投产。
做好酸汤产业的“促进者”。积极对接酸汤专班,围绕产业链,标准链、质量链和品牌链延伸,强化技术转化成果,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把凯里酸汤打造成全国质量名片。加大培育酸汤餐饮店注册力度,新增1600余家酸系列餐饮店。推动玉梦酸汤等企业与海天调味食品等餐饮龙头企业合作。推动在淘宝、京东、一码贵州等平台上架我州酸汤产品。配合专班协调酸汤企业参加广交会、杭州食品电博会等国内知名展会。
做好酸汤产业的“促建者”。征集选派贵州大学等30余名食品特派员服务麻江明洋食品等企业。与江南大学等大学建立酸汤教学实践基地,编制修订凯里红酸汤省级地方标准5项,酸汤系列标准36项,收录有效标准673项。《凯里酸汤粉》等9项团体标准立项,确保酸汤产业链做大做强。从质量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条码使用等为企业抒困解难。完成酸汤样品抽检13批次,抽检合格率100%。
做好酸汤产业“促成者”。编制酸汤质量、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一图三清单”,实施质量强链“六大工程”,建立酸汤产业质量“一站式”服务工作站和贵州省首个“红色酸汤驿站”。 “凯里红酸汤”被列为全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凯里市被授予“中国酸汤美食之都”称号。 借助“村BA”“村超”流量,讲好酸汤质量故事。利用贵州村超专营店、苗侗山珍旗舰店等直播带货,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东盟博览会等展会加快黔货出山。
做好酸汤产业的“促安者”。帮助企业认清品牌效应,加大保护力度,开展专项打击假冒产品活动。打击酸汤违法垄断行为,着力创造公平、活力的市场环境。引导企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酸汤产业地理标志申请的保护力度,成熟一件,申请一件。加大专利转化运用,促进酸汤产业技术提升。全州酸汤产业有效发明专利7件,注册商标共4633枚,新增注册商标582枚。让“凯里酸汤”集体商标走出黔东南,走向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