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18日

岑松镇:

“三个着力”建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梓微) 今年以来,剑河县岑松镇积极探索创新后备力量储备、培育以及任用机制,聚焦村级党组织书记“后继有人”,深入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行动,打出一套村级后备力量培养的“组合拳”,让村级后备力量队伍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让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实践“同频共振”。

拓宽视野“选苗子”,着力在“储备”上下功夫蓄足源头活水。岑松镇始终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在村级后备人才选拔上出实招,将有乡土情怀的青年纳入后备力量培养名单,在镇、村两级联动构建“镇党委书记带头+联系村领导带队+村党支部书记主抓”的工作机制,对全镇17个行政村全覆盖、全方位开展分析研判,注重从优秀农民工、致富带头人、返乡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人群中吸纳优秀的人才。截至目前,岑松镇选拔有村级后备力量82人,其中35周岁及以下年轻干部64人,约占78%。

蓄能充电“蹲苗子”,着力在“培育”上下功夫增长本领才干。岑松镇结合后备力量实际情况,建立“包村领导+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力量”结对帮带机制,导师队伍主要由乡镇领导、驻村第一书记等有丰富基层服务经验的人员组成,由县级、镇级领导结对帮扶21人。导师队伍立足帮带对象的个人特点、发展方向,从基层党建、政策法规、乡村振兴、实用技能等方面开展培训,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导师学生结对子”等方式进行培养,着力提升后备力量本领,增长才干,使后备力量更好地适应农村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实现政策知识、技术要素、担当意识与乡村振兴“零距离”对接。

完善机制“壮苗子”,着力在“使用”上下功夫锤炼实战能力。对后备力量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跟踪培养机制,定时听取工作汇报,全面了解其思想状况、日常表现、群众口碑、廉洁自律等情况。注重在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了解掌握后备力量现实表现,让后备力量参与到村级活动组织中,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并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关注。

--> 2024-11-18 岑松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75549.html 1 “三个着力”建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