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19日

宣威镇咸宁村:

太子参种植正当时 产业发展助振兴

本报讯 (通讯员 周召均 龙凤) 时下,正是太子参种植和参种采收的黄金时期。近日,在麻江县宣威镇咸宁村的一片片丘陵坡地上,村民们头戴斗笠,有的挥锄轻挖,抖散泥土,有的犁地、开厢、播种、施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宣威镇因海拔适中,土层深厚,土壤呈砂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适宜药用植物生长。

有多年太子参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王传远向笔者介绍:“我种太子参已经有七八年了,每年都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学技术,今年稍微把种子放厚一点,看明年的产量能不能提高。”

由于先天条件充足,种植户们有条件边种植边摸索。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积累,大家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各种植户的参种基本自行选留,选留的参种经过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种子携带的病菌,提高太子参的出苗率和生长质量,极大节约了种植成本。

在种植基地,村民们整地、施肥、摆种、盖土……一系列工序同步进行,动作行云流水,一株株太子参种苗在一垄垄土地上整齐排列,逐渐铺满整个地块。

“我栽种太子参已经很多年了,摆种、盖土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常年的栽种经验累积下来,我们都很熟练了。”在家门口就业,让村民吴新琴既能学到种植技术,还能获得经济收入。

经过多年发展,麻江县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太子参种植基地,全县种植面积1.4万余亩,产值1.2亿元。当地也形成了稳定的种产销市场机制,大户种植的头雁效应得到很大凸显,太子参产业成为当地又一富民产业。

“村里面主要是做好服务和保障,鼓励大户引领群众参与种植。由于太子参销路很广,所以在品种选育和市场销售上,我们多措并举让太子参种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咸宁村妇女主任杨丽介绍。

--> 2024-11-19 宣威镇咸宁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75721.html 1 太子参种植正当时 产业发展助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