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19日

客楼镇:

打好“引用留”组合拳构建人才振兴新格局

本报讯 (通讯员 班福丽) 近年来,岑巩县客楼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打好“引、用、留”组合拳,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成长沃土,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拓宽渠道“引”英才,充盈干部“蓄水池”。通过搭建“本土人才信息库”,采用“家访调研+村级推荐+乡镇审核”的方式广纳贤才,深度挖掘本土人才资源,积极将“田秀才”“土专家”等民间高手纳入组织视野。同时,针对镇村发展需求,加大公务员、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招录力度,推动“三支一扶”“西部计划”“见习生”等招聘政策落地落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才俊”,持续为人才“蓄水池”注入新鲜血液。今年以来,客楼镇新招录公务员2人、事业单位5人、“三支一扶”1人、西部计划志愿者2人,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5次。

立足岗位“用”人才,跑出成长“加速度”。以实现“强村富民”为目标,持续搭建“产业、治理、文明”人才舞台,将乡土人才作为产业振兴的领头羊、基层治理的主力军、弘扬文明新风的风向标。通过大力支持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合作社,为其铺设一条畅通发展“快车道”,助力产业发展“跑起来”。利用寨老调解矛盾纠纷的优势,结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方式,合理解决矛盾纠纷,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同时,发挥好乡贤在倡导文明新风、革除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乡村良好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动员60余个种植主体采取“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发展产业,寨老参与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

贴心服务“留”俊才,筑好栖凤“新巢穴”。构建政府、企业、人才沟通交流平台,不断以项目红利、情感纽带、项目合作留才聚才,持续做好人才工作的“后半篇文章”。依托乡情纽带留住人才,建立健全“节日关怀+日常走访”慰问机制,定期深入乡贤能人家中,与其面对面谈情谊、话家常,全方位多层次了解并帮助其解决困难。同时,盘活村级闲置资产和农户零散土地,集中流转承包给产业能人发展产业,并利用帮扶单位优势,提供产业保险、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帮助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确保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客楼镇共有种植大户57人,共面向乡贤能人开展谈心谈话9次,解决贷款申请等实际困难30余项。

--> 2024-11-19 客楼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75726.html 1 打好“引用留”组合拳构建人才振兴新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