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施轩) 施秉喀斯特是贵州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包括云台山、黑冲、杉木河等区域,总面积282.95平方公里,动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水源涵养丰富。施秉杉木河景区依托美丽山水风光和良好生态,30多年的漂流开发和生态保护兼顾发展,诠释了护好青山静谧,释放“绿水”动能的写照,切实践行“两山”转化助增收。
据了解,杉木河漂流区域主要在施秉县城关镇白塘村辖区,许多村民在此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发展村集体民宿。为共同管护好青山绿水,在森林防火关键时期,白塘村充分发挥护林员路口设卡宣传、村级林长河长动态巡查等机制,管护好本村杉木河辖区内的山林防火和河道管理。
“杉木河开发30多年以来,河道管理非常好,河道的水很清澈,鱼也多,环境也好,每年带来了很多的游客。村里还有60多户村民,在景区里面做烧烤生意。”白塘村村民吴通明说。
“我们经常到河边开展巡查,保证杉木河河道清澈、干净、舒适。这些年我们根据杉木河自然资源禀赋,建设了民宿,每年给村集体带来15万元的收入,年末,杉木河组每户还能分到3000多元的分红,所以我们要共同维护好杉木河。”白塘村党支部书记龙润金说。
据了解,杉木河主要分布在世界遗产地核心区和缓冲区,全流域集水面积250平方公里,主河道河长44.7公里。2014年申遗成功以来,为加强遗产地保护,管理部门设立相关规章制度,成立6个保护管理站,完善勘界立标75个、各路口设立警示标牌,尤其在河流发源地马溪乡茶园村及缓冲区外围,都建立了数字化监控系统,守护流域山与水的安全。在景区的漂流段,运营公司通过智慧旅游监控定期检查景区设施,充分利用旅游淡季加紧升级改造管网及水电,打造更加整洁靓丽的景区生态环境。
“建设监控设施,我们从‘人防’向‘技防’多方面转变,实行数字化、智能化管控。通过遗产地联防联控和多方协作,更好得保护遗产地,做好森林防火。”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和风景区管理局副局长王云说。
“现在整个景区有70多处监控,每个人进入景区,都可以进行追踪。现在杉木河景区进入淡季了也进入项目提升和改造期,今年我们将对商铺的排污再一步优化完善,给客人创造舒适、安逸的环境。”该景区主管欧从美说。
杉木河有着世界遗产地、国家AAAA级景区等名片,奇峰俊美、优质水源,老少皆宜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2021年10月,施秉在保护中积极拓展旅游新业态,启动杉木河白沙井夜漂景区建设,2022年4月运营后,增添了河道治理、沿河夜景灯光、烧烤餐饮、智慧旅游等功能,成为各种打卡地标和新玩法的休闲旅游景区,杉木河形成了“白漂+夜漂”的精品旅游模式,成为“四季游”的热门景点。杉木河在保护中开发,推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
“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好保护与开发、底线与创新、当下与未来、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按照杉木河‘一河一策’及岸线保护利用规划,配备河道护河员30人,建成杉木河管护联席会议机制,守住杉木河良好的水体水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刘明菊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