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齐武 李长华) 今年以来,榕江县在古州镇车江大坝试行实施300亩“稻蟹共生”项目,“稻蟹共生”种养模式还带动群众务工增收,实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日,笔者来到车江坝区“稻蟹共生”种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正组织工人抓蟹、清洗、售卖,一派丰收忙碌景象。
贵州祥勇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销售人员杨昌美说:“目前我在公司主要负责销售板块,每天批发150到250公斤出去,我们的稻蟹味道甘甜,深受大家喜欢,每天都供不应求。”
据介绍,该项目由贵州祥勇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2022年底,该公司在车江大坝流转620亩土地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在试行“稻蟹共生”种养模式成功后,今年种植优质水稻590亩,养蟹面积300亩,投放蟹苗1750公斤。这种“稻蟹共生”模式,不但稻、蟹迎来丰收,还可以养鱼、养殖田螺等,公司创收同时,还带动当地群众务工增收。
“我是今年3月份来这里上班的,专门饲养螃蟹,一个月4500元的工资,小孩都在县城读书,方便照看孩子,来这里上班蛮好的。”公司员工杨正权说。
公司利用稻田进行养蟹,螃蟹和水稻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不但提升了大米的品质,稻田里的螃蟹也格外肥美,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
“我们今年的稻蟹种养项目是300亩,稻蟹测产每亩108.5公斤,绿色稻测产每亩550公斤,每亩增收14000元,解决每天用工30余人。” 生产技术负责人宋文生介绍道。
下一步,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稻蟹种养,计划扩大到600亩,带动稳定就业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