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21日

凯里市:

“非遗+”融合发展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

本报讯 (通讯员 杨仁海) 近日,2024年凯里市酸汤烹饪技能大赛暨药食同源美食汇活动在凯里市香炉山中华医学文化园举行。这是凯里市对“非遗+旅游”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结合香炉山景区旅游,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旅游品质,加深游客对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和黔东南州苗侗医药等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理解与认同。

据了解,香炉山中华医学文化园以中华民族医学为主题,以黔东南州苗、侗、瑶医为基础,引入藏医、维医、蒙医、傣医等特色民族医学,围绕养老旅居、康复旅居、休闲旅居、度假旅居等,对原香炉山项目范围内建筑物进行完善和布局,将香炉山中华医学文化园建成为国际标准、全国知名的民族医学康旅项目。

当日,在该文化园,凯里市各餐饮酒店及民间参赛选手共60余人,分为专业组与民间组,他们自带酸汤,亮出看家本领,进行烹饪凯里酸汤鱼、牛肉、猪脚、土鸡等传统美食,还创新出菜品凯里酸汤虾、凯里酸汤鸭等。特别是一道凯里酸汤“玉米”,以白菜、鱼肉为食材,通过精雕细琢,色香味诱人,脱颖而出,夺得本次比赛专业组冠军。

“我们第一次现场看到酸汤烹饪技能大赛,很精彩,让我们对黔东南的酸汤文化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白酸汤清新爽口,非常喜欢。”来自广州的陈女士告诉笔者。

闻讯赶来的游客况国兰陪着老伴在凯里良医同福中医医院义诊点就诊,现场听医师拿脉很准,她马上找医师拿脉,并说:“右眼看不清楚,冷不得一冷到就流泪。”医师诊断为干眼症引起的视力模糊,叫她坐好,先看前面的树子,闭眼,不说话,然后站在她背后,用双手按压面部穴位,两分钟后,况国兰诧异道:“清楚了,看得清楚了!”

资料显示,凯里市目前共拥有非遗保护项目142项,其中,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15项。

凯里市非遗资源丰富,把非遗同旅游相结合,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为景区引流,同时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新路径。非遗与景区的融合让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和黔东南州苗医侗药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焕发新活力,既让游客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深入了解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和黔东南州苗医侗药的历史、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又结合景区旅游,推广并增强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我们将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景区融合,通过精心设计的旅游研学项目,以更丰富的旅游体验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旅游品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让每一位到访者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凯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负责人表示。

--> 2024-11-21 凯里市: 1 1 黔东南日报 c276063.html 1 “非遗+”融合发展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