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28日

八旬侗族大歌传承人潘萨银花

63载义务传歌培养弟子1300人

本报讯 (记者 周重新 罗松) 11月27日晚,在“中国侗族大歌之乡”——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鼓楼里,传出一阵阵悠扬动听的侗族大歌。村里的老、中、青、少儿等多支侗歌队集聚一堂,在歌师潘萨银花的指导下排练参赛曲目,力争在即将举办的从江县第十七届侗族大歌节上再夺金奖。

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地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被誉为“天籁之音”“清泉闪亮的音乐”,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年81岁的潘萨银花,是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她义务传歌63载,先后培养侗歌手1300余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潘萨银花出生在有“侗歌窝”之称的小黄侗寨,爷爷、奶奶和父母都是村里有名的歌师。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潘萨银花自幼酷爱侗歌。18岁时,她便将祖辈传下来的370余首侗歌熟记于心,并开始义务在村里教授侗族大歌。

“饭养身,歌养心。从18岁起,我就在家里开办传歌堂,义务教大家唱歌,一直唱到今天。”潘萨银花开心地对记者说。

潘萨银花教授的侗歌“弟子”有曾经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的小黄村“九朵小金花”、获得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原生态唱法金黔奖的“小黄十姐妹”等侗歌手。如今,经潘萨银花培养的新一代侗歌手,有近500人在广州、深圳、上海、成都、桂林等城市打“文化工”,人均月收入达6000元。

“三月初三蛙唱歌,呱呱/高声低声催耕田了,呱呱/漫山遍野稻花香了……”小黄小学五年级学生蒋晗明高兴地唱起《青蛙歌》,“这是潘奶奶教我的第一首侗歌,现在我已经会唱20多首侗歌了。”

2023年10月,由小黄小学22位学生组成少儿侗歌队,在北京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为嘉宾献唱了侗族大歌《阳雀歌》《青蛙歌》《侗歌汉语都要学》,受到嘉宾一致好评。

参加此次演唱的小黄小学四年级学生吴韩丽说:“去年我们到北京唱侗族大歌给外国领导人听,太开心啦,我们要让世界听到侗族大歌的声音。”

“潘奶奶十分热爱本民族文化,一生都在义务教唱侗歌,为民族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江县侗学研究会会长李玉光对潘萨银花由衷赞叹。

侗族大歌之所以得到很好传承,并在世界文化艺术舞台上发扬光大,正是有了像潘萨银花这些歌师的无私奉献。

“给年轻人教唱侗歌是我最开心的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要一直教唱下去。”潘萨银花坚定地说。

--> 2024-11-28 八旬侗族大歌传承人潘萨银花 1 1 黔东南日报 c276937.html 1 63载义务传歌培养弟子1300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