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清明
近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移动体检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站启动,2100名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享受到免费体检。(11月27日《工人日报》02版)
此次体检项目包括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超声、心电、肿瘤筛查以及移动DR等。活动现场,医务人员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评估,并给予指导性意见建议。据悉,包头市总将持续送“检”上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
虽说很多单位每年都组织员工体检,不过对快递员等新业态劳动者而言,享受到这项福利的却不多。碍于时间、精力或者舍不得体检费用,现实中不少新业态劳动者多年没有体检。可以想象,如果包头市没有开展相关活动,这些新业态劳动者今年大概率还是不会参加体检。免费体检并送“检”上门,堪称服务到了他们心坎上。
笔者提几点建议。一是希望送“检”上门活动能够制度化、常态化,而不是“偶尔为之”。二是希望做好体检报告的解读工作。体检报告往往使用专业术语,有必要请专业人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新业态劳动者解释说明,以便他们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三是做好体检的后续跟踪工作。建议为参加体检的每位新业态劳动者建立健康档案,持续关注他们的健康变化,及时提醒注意事项并进行必要的干预。
体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某个意义上说,新业态劳动者更辛苦、更劳累,也更需要体检。期盼送“检”上门活动在各地持续广泛开展,让更多新业态劳动者享受到这项福利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