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汉钦 聂蕾) “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除掉茶园的草,大家除的草不要丢,直接放在茶园里面,它腐烂以后可以给我们的茶园增加营养。”近日,在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的茶园里,村里茶叶合作社的理事长杨胜明正在指导村民们进行冬季茶园管护。
脚尧村平均海拔1380米,过去,由于受制于气候和土地影响,种什么都不成功,村民生活贫困。后来,脚尧村开始尝试种植茶叶,在村里三代茶人的努力下,逐步走上了茶叶种植、加工于销售的发展之路。
“我们村从1986年开始种茶,那时是6亩茶园起源的,到现在已经达3760亩,整村可采收的面积接近2000亩。目前村里通过合作社把整村的茶园进行统一管理和实施采收,更能保证和提升脚尧村的茶叶品质,更好地往外销。”脚尧村副主任吴先鹏说。
这些年,为了保障脚尧茶的品质和生产,村里积极构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十联户”等组织体系,以实现“一户一技能”为目标,大力组织党员、致富能手、返乡青年通过帮技术、教管理等,将致富经验、种养殖技术传到每家每户。这些“田秀才”“土专家”们成为了脚尧村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脚尧村的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脚尧村家家户户都种起了茶叶,村里人均10亩茶,村民们通过种植茶叶、采摘茶青、加工茶叶等方式,实现户均收入4.8万元左右。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脚尧村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他们依托茶园的自然风光和茶文化,打造了采茶体验、茶加工体验展示等一系列茶旅结合的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
在发展的道路上,脚尧村党员干部始终心系群众,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创新推出了“红色代办”服务。无论是办理各类证件、申请政策补贴,还是解决邻里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村干部都会主动上门服务,确保村民的需求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如今的脚尧村,茶香四溢,产业兴旺,村民生活美满。他们将继续发扬“穷则思变,敢闯敢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脚尧精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