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2月04日

注溪镇六部屯村:

“三社联建”添活力 富民强村有“实招”

本报讯 (通讯员 吴嘉) 近年来,岑巩县注溪镇六部屯村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水稻制种产业,坚持以“三社联建”为抓手,通过“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带动村兴民富,走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特色之路,实现村集体与群众收入“双增收”。

建强堡垒夯根基,把稳发展“主心骨”。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今年以来,六部屯村结合发展现状制定六部屯村2024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由党支部书记负责抓集体经济,由联系村领导负责督促指导。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本土人才优势,鼓励“土专家”“田秀才”、大学生回村建设,组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村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立足禀赋强优势,牵好发展“牛鼻子”。结合村级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立足村情实际,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通过“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900亩给贵州金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2024年,全村共落实水稻制种面积1000余亩,村级合作社落实水稻制种116.2亩,新增种植主体9个,带动群众就业200余人次,预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余万元,实现村集体与群众收入“双增收”。

项目驱动添活力,唱好发展“重头戏”。利用闲置村委会成立村级供销合作社,让资源成功转化为资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围绕“两主导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找准项目“关键点”,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承接思州柚品种改良项目和李子种植项目的肥料、农药供应及劳务。2024年,村级供销合作社共售出有机肥、磷肥等肥料47吨,农药950瓶,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2.8万元,输送劳务人员86名,让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抱团发展聚合力,找准发展“金钥匙”。以“三社联建”为抓手,按照“党建引领、村村联建、村企共建、党群联动”的思路,推动村级供销合作社实体化运行,找准村级与村级之间、村级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契合点、需求连接点,以“抱团”谋“破局”,利用地理位置好,配送效率高,产品质量有保障等优势,向镇政府、镇卫生院、周边村寨及个体农户售卖办公用品、农药、肥料等累计收入6.2万元,走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特色之路,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华丽转身。

--> 2024-12-04 注溪镇六部屯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77475.html 1 “三社联建”添活力 富民强村有“实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