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润裕) 今年以来,黄平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从明权、督权、管权入手,推动实行“小微权力”权责明晰清单化、监督管理常态化和照单履权制度化的监督管理模式,持续擦亮基层治理清廉底色。
该县纪委监委围绕惠农政策落实、产业项目资金发放、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集体“三资”管理等群众普遍关心、廉政风险大的村务事项,梳理细化32项履职清单,并逐项明确办事流程和步骤,进一步厘清村干部职责权限,照图操作,把村级小微权力关进笼子里。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收集整理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发现的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问题,明确12项负面清单,连同履职清单通过村务公开栏定期向群众公开,为群众“看图监督、照单办事”提供重要依据,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着力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群防群治的县乡村“三级监督网”,是规范小微权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抓手。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全县143名村级纪检监督员的监督“探头”作用,整合“室组地”监督力量,将全县11个乡镇划分为3个协作片区,通过强化日常监督、专项整治、交叉督查,加大对村级班子成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主体责任落实、权力规范运行、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执纪问责力度,深入整治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挪用、以权谋私等“微腐败”行为,持续巩固拓展基层“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成果。
“小微权力量大面广,必须念好制度‘紧箍咒’,以常态长效推进促改促治。”该县纪委监委针对发现的“小微权力”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强化类案分析,深挖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完善《黄平县农业集体“三资”财务制度》《黄平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等制度机制,推动源头治理,有效堵住风险漏洞。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还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依托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和黄平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推出“红廉学习套餐”,让村级“一把手”在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廉洁教育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廉洁因子,自觉规范用权,切实发挥好“领头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