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婷婷 黎北平 通讯员 潘东秀) 随着贵州“村T”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带动了蜡染、刺绣、银饰等少数民族非遗产品的火速出圈,推动相关民族工艺产品订单量持续增加。凯里市鸭塘街道抓住这一契机,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以“直播带货+工厂接单”的模式,探索民族工艺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各位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村T模特苗当当,今天非常荣幸,请到的是我们月塘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因为今天拿到现场的都是我们月塘社区的老百姓自己手工制作的手工艺品,像这种就是蜡染的香囊,无论是做工还是设计都是非常精美的……”
近日,在鸭塘街道月塘社区贵州“村T”苗当当直播间,一场助农直播正在进行。主播娴熟地对本地区民族服饰和民族手工艺品进行推介,接到的订单,也将主要由旁边的奥图服装车间来承接完成。这样既可以为服装厂增加订单量,也能让居住在这里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以前在浙江杭州那边也是做的服装工作,现在有老人小孩在家,家里要有人照顾出去不了。感谢政府帮我们引进了服装厂在家门口,刚好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能照顾到小孩和老人,一举两得。”搬迁群众姜志梅笑着说道。
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奥图服装厂负责人熊晓燕表示,服装厂和苗当当直播间积极对接和沟通,目前准备着手完成一个200件蜡染上衣缝制的订单,下一步,还将在服装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加强培训学习,扩大规模,更好地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我们服装厂有来自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18人,我们主要生产校服和民族服饰,通过和苗当当直播间的合作,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争取把每一个订单做好,让服装厂越做越好。”
据统计,鸭塘街道辖区主营蜡染、刺绣、银饰、少数民族服装等加工厂、手工作坊等8家,已带动当地5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受益于贵州“村T”影响力,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月塘社区“直播带货+工厂接单”的模式也成为鸭塘街道在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的一次有益尝试,在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带动辖区民族工艺产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我们鸭塘街道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借助村T的平台,我们月塘社区目前引进苗当当直播间和奥图服装车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互助,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为企业服务,加快发展,促进就业,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鸭塘街道月塘社区驻社干部龙燕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