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2月10日

凯里市:

规范“三资”管理激发村级集体发展动能

本报讯 (通讯员 庞小丽 龙文良) 为有效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能,今年以来,凯里市把规范村级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作为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重要抓手,服务与监督并行,规范与发展并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完善管理机制,厘清职责职权。制定出台《凯里市加强村(社区)集体经济收支管理十条措施》《凯里市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护制度》等长效机制,对部门工作职责、村组重大决策程序、“四议两公开”程序、财务管理事项及集体资产资源处置事项等进行梳理规范,对报账程序、村级报账员工作职责、开支审批限额及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将村集体经济收支情况纳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述职内容,实行定期通报制,每季度向党员、群众通报,每月在支委会上通报并记入“三会一课”,进一步厘清村级党组织和村组干部的职责权限,规范村组干部的权力运行,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有效防止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流失。

强化部门联动,摸清“三资”家底。成立市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织部会同农业农村局抓总,组织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审计局、社会工作部等部门,每年对全市166个行政村集体所有的资产进行清查核实,通过部门授权、县级确权等方式,核实登记入台账。明确各镇(街道)党(工)委为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管责任主体,每年对辖区村(社区)进行全覆盖摸排检查,并定期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经过集中摸排,全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15.57亿元,增加3.6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212.24万亩,增加61.63万亩;颁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证89876本。

凝聚监督合力,筑牢廉洁防线。整合组织部、纪委监委、农业农村部门力量,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建立部班子成员分片包联镇街常态机制,下沉一线开展督促指导;组建6个监督检查组,采取“片区化”统筹、“交叉式”监督、“递进式”推进、“覆盖式”治理方式,对村级班子履职情况、“三资”使用情况及“三重一大”执行情况等实行全程监督;围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集体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工程项目管理、监管制度漏洞5个方面,深入基层指导问题排查和清产核资工作,共计发现问题34个。

多元盘活资产,激活发展动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引领作用,制定实施《凯里市闲置低效扶贫项目资产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对闲置低效扶贫项目通过强化管理自营、租赁运营、招商引资、重组整合、改造提升等“九个一批”,分批分类盘活。对其他低效闲置资产采取村集体经济公司+工程项目、村集体经济公司+商业服务业、资产资源+开发租赁、招商引资+、能人回村带动、财政项目资金带动、强村带弱村、跨区域发展“村集体经济公司+”“资产资源+”等8种新发展模式因村施策多元盘活村级资产。目前,已盘活42个闲置低效项目中的38个。

--> 2024-12-10 凯里市: 1 1 黔东南日报 c278106.html 1 规范“三资”管理激发村级集体发展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