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光辉) 近年来,雷山县人社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突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稳岗增收。
不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推进群众稳岗就业。积极整合资源,建立“零++”零工市场、探索“人社+村居”试点建设、推动驻外劳务协作站体系化建设等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一张网”,促进劳动力就业增收。2024年,雷山县建立零工市场站点、零工驿站等11个、省外劳务联络站2个,“人社+村居”便民服务站32个,开展就业推荐和就业服务3.2万人次。搭建用工主体和劳动者的沟通桥梁,加深劳动者和企业的沟通交流。2024年举办“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场等11场、线上“雷山直播带岗”招聘会40余场,邀请县内外企业880家参加招聘会活动,提供用工岗位800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15000份。
深化劳务协作,加强组织输出。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务工密集地区开展劳务协作,鼓励各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运营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帮助群众实现“出家门”到“进厂门”就业。2024年,雷山县积极打造“雷山茶工”“雷山甘蔗砍伐队”“雷山县黔灵女家政”等劳务品牌,促进劳动力有序输出,帮助4000名脱贫群众季节性外出就业增收,提高季节性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同时,11月以来,通过免费输送700名群众赴广东、广西等地砍甘蔗,促进就业增收。
落实就业补贴,促进就业创业。强化脱贫劳动力、搬迁劳动力、“雨露计划”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失业动态监测,聚焦群众创业需求,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场所租赁补贴等政策,缓解创业压力。2024年,雷山县发放创业补贴15.5万元、场租补贴47.11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9笔463万元,发放交通补助6000人300万元,兑现社会保险补贴221.31万元,认定扶持“就业帮扶车间”17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792人,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3000余人。
强化技能提升,深化培训促就业。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群体,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提高群众就业能力。目前,开展“广东技工”“南粤家政”“茶叶加工”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期1386人次,其中:中长期项目制培训7期384人次,“短平快”培训15期679人次,创业培训2期60人次,证书直补2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