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2月16日

上塘镇木江村:

百亩红薯迎丰收 乡村振兴有曙光

本报讯 (通讯员 黄锡花) 产业旺,乡村兴。近年来,黄平县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乡村致富路,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近日,在黄平县上塘镇木江村红薯种植基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又喜庆的景象。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垄垄红薯“破土而出”,个个体态饱满、鲜红诱人,一堆堆刚出土的红薯摆满了田间地头。村民正忙着将新鲜红薯去泥、分拣、装袋、装车……绘出一幅农事忙、农业兴、农民乐的喜人画卷。

“往日不起眼的小红薯,如今变成了木江村致富的‘金疙瘩’。今年我们种植了480亩红薯,收获的每个红薯又大又饱满,淀粉含量足,深受市场欢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使用有机肥料软化土壤,优化红薯品种,种出更加优质的红薯。”该村红薯种植基地负责人王世华说。

据了解,2024年木江村引进淀粉薯等红薯品种,每亩地产量高达3000公斤,主要用于淀粉制作,今年丰收产值预计可达120万元。

“秋收以后,我们就来挖红薯了,每天劳动时间也不长,干活也不累,一天还有100元收入,不仅能赚钱,还能学到种植技术,特别开心。”村民杨光华喜笑颜开地说。

“红薯种植具有周期短、效益高、劳务带动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我们村因地制宜发展红薯种植产业,带动了周边村民5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木江村党支部书记张祖华介绍。

近年来,上塘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立足特色农业种植基础,因势利导鼓励农户大力发展以红薯、莲花白、油菜在内的多种特色农业种植,积极对接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投入,帮助种植大户扩大生产,形成有效规模,以特色农业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2024-12-16 上塘镇木江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78820.html 1 百亩红薯迎丰收 乡村振兴有曙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