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周召均 龙凤) 近日,麻江县迎来新一轮寒潮降温天气,全县各地积极采取农作物防寒抗冻保温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寒潮天气低温影响,保障农业生产。
蓝莓是麻江县主导产业,持续低温会极大影响蓝莓苗木存活率和来年挂果率。麻江蓝莓三江示范基地采取科学化措施,使用柴油暖风机为蓝莓苗木保暖,将低温影响降到最低。
“随着近期的气温骤降,我们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保证棚内温度达到5—10度,这样起到的效果就是防止蓝莓苗木由于低温天气冻伤冻死的情况发生,为来年的丰产稳产做好铺垫工作。”基地负责人毛绿化说。
据悉,面对本次寒潮天气,麻江县蓝莓示范基地预备了100台暖风设备,出风口温度为200-300度的柴油暖风机能够对大范围空间进行快速加温,为100亩棚内高新蓝莓苗木提供充足的热量。
坝芒乡有依托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1.2万余亩高山冷凉蔬菜保供基地,由于海拔偏高、气温偏低,在农业生产上,采取应对寒潮低温的保暖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坝芒乡乐坪村200亩羊肚菌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紧张开展种植。面对此轮寒潮低温天气,工人在完成下种、施肥、盖土等工作后,还为菌种增加了盖膜等防寒措施。
“通过增加地膜给棚内增加一定的温度,再根据天气来调整棚头膜的高度,确保温度更加适合羊肚菌生长,保证明年的收成。”乐坪羊肚菌种植基地管理员李绵强在指导务工人员科学化种植的同时也教他们做足了保温措施。
谷硐镇增土农业基地内分别种植着葡萄和草莓,当下正是草莓成熟和葡萄剪枝的黄金时期。由于草莓怕寒喜温,如何正确高效做好保温措施是基地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这层膜叫内围裙,是防寒的一个必备条件,这个架子用来放第二层保温膜,当气温零度以下的时候,我就会在架子上再放一张内棚膜,当气温达到零下二度的时候,我就会把内棚膜全部打开,跟大棚膜一样全部覆盖。如果气温达到零下四度,内棚还要加炭火防寒抗冻。”基地负责人李增土有多年的农业种植经验,面对本轮寒潮低温天气,他很早就预备了防寒设备和措施。
基地采用高效循环的种植管护模式,除了采取常规保温手段、预备防寒物资外,还将葡萄枝条作为增温原料循环利用,既解决草莓保温问题,也降低了基地管护成本。
“我们现在开始进入冬季修剪阶段,把修剪下来的葡萄枝条烧成毛碳,把毛碳作为草莓冬季保温的一种材料,在葡萄架子下又可以育种苗,这是一种高效立体栽培农业的操作模式。”立体循环化农业一直是李增土追求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他的基地里,葡萄枝条烧制的毛炭成为了应对寒潮低温天气的主要燃料。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