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2月20日

施秉县白垛乡:

“六尺巷工作法”书写乡村治理新篇章

本报讯 (通讯员 邹鲜) 近年来,施秉县白垛乡积极借鉴与创新,将“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的“六尺巷工作法”融入本地实际,走出了一条具有白垛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白垛乡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构建乡、村两级“书记一起抓”的责任体系,通过“书记领办项目”精准解民忧。依托“黔进先锋·贵在行动”,实施“四抓四强”,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村级党组织力量。同时,开展党建培训,提升党支部工作能力。

注重挖掘和传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将黑冲红色文化与“礼让和事”的理念融入基层治理。通过举办“最美家庭评选”“文明家庭评选”“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并将“礼让和事”的理念融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白垛乡实施“寨管委+院坝协商+文明实践”及“五控一提倡”机制。通过“说、商、办、评”四环相扣流程,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今年来,已开展“院坝协商”3次,组织政协委员、村“两委”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宣传3373人次,开展入户调研62次,积极为群众服务33次,解决实际困难43个。

搭建“一站式”调处平台,白垛乡整合司法、民政、妇联等部门资源,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通过设立接访窗口、法律咨询室等,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仲裁等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配备“法律明白人”70名,乡村两级专兼职人民调解员40人,建立调解阵地8个,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20余起。

采用“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模式,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打造“无缝隙”治理体系。通过“村民哨声全程听”流程,形成“党支部+村民小组长+网格员”治理格局,确保服务群众无死角。整合资源,将基础设施、生产经营、安全防控等纳入网格管理,通过联勤联动促进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动员群众组建“白垛治安维稳”志愿队,对关键区域实施常态化联勤联控,在治安薄弱区安装视频监控,升级语音广播和预警功能,保障群众安全。同时,关注特殊人群,组织“爱心妈妈”队伍和乡村医生入户随访、义诊。截至目前,该乡已开展治安志愿服务20余次,惠及1500余人次;为600余名村民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发放健康服务包200余份,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的安全性和人文关怀,营造了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

--> 2024-12-20 “六尺巷工作法”书写乡村治理新篇章 1 1 黔东南日报 c279352.html 1 施秉县白垛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