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2月23日

施秉县:

打好反诈“组合拳” 守牢群众“钱袋子”

本报讯 (通讯员 杨贵英 杨旭) 今年来,施秉县准确把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新形势和新变化,坚持末端打击与源头预防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警民协作等方式,构建“党政领导、多方参与、合力防范”全方位深层次的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新格局,不断提高群众反诈意识,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喂,是110吗?我刚刚好像被电信诈骗了……”

日前,施秉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刘某报警,称自己可能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民警立即前往现场核查。

“当时突然收到‘您的借款申请已通过,额度50000元,请在2小时内登录网站取款’的短信,就点击链接下载安装了短信链接引导的APP,随后扫二维码输入密码后瞬间转了15000元过去,当对方再次诱导我贷款转账时,我才意识到被骗了,于是就报了警。”受害人刘某说。

近年来,施秉县坚持“打防结合、防范为先”工作理念,通过采取“层级+网格”和“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反诈防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超市、进企业、进家庭“五进”活动,进一步构建起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传体系,全力营造全警反诈、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

在全力打击各类电信诈骗案件的同时,施秉公安还结合实际,运用“宣防+技防”相结合工作模式,全方位、多层次、高频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向商户、群众普及“网络贷款”“杀猪盘”“刷单返利”等网络骗局的防范技巧,切实加强银行柜面人员识别诈骗和堵截涉诈资金业务技能培训,在发现可疑情况时紧急“按下暂停键”,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针对目前全社会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高发的形势和特点,在线上我们充分运用好各类新闻媒体平台,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揭露诈骗分子的犯罪手段,普及反诈知识。在线下充分发挥乡镇派出所的前哨作用,加大对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走访宣传力度。通过印发宣传册、张贴标语、以案说法等形式,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施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刘毅说。

2024年来,施秉县共打击处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违法犯罪嫌疑人52人次,追赃挽损156万余元,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8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4万余份。

--> 2024-12-23 施秉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79608.html 1 打好反诈“组合拳” 守牢群众“钱袋子” /enpproperty-->